知音伸久屈,覲省去光輝。 津渡逢清夜,途程盡翠微。 雲當绵竹疊,鳥離錦江飛。 肯寄書來否,原居出亦稀。
无
其他无
〔唐朝〕 賈島
知音伸久屈,覲省去光輝。 津渡逢清夜,途程盡翠微。 雲當绵竹疊,鳥離錦江飛。 肯寄書來否,原居出亦稀。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去歲清明霅溪口,今朝寒食鏡湖西。 信知天地心不易,還有子規依舊啼。
獻賦才何拙,經時不恥歸。 能知此意是,甘取衆人非。 遍隴耕無圃,緣溪釣有磯。 此懷難自遣,期在振儒衣。
朗詠高齋下,如將古調彈。 翻鴻向桂水,來雪渡桑乾。 滴滴玉漏曙,翛翛竹籟殘。 曩年曾宿此,亦值五陵寒。
長天接廣澤,二氣共含秋。 舉目無平地,何心戀直鉤。 孤鐘鳴大岸,片月落中流。 却憶鴟夷子,當時此泛舟。
毫(鶴)立蛇形勢未休,五天文字鬼神愁。 支那弟子無言語,穿耳胡僧笑點頭。 (〖1〗這首詩雖不見《全唐詩》和《全唐詩逸》,在敦煌本沒有出現以前,是曾經廣泛流傳的。 依余所知,最早的是一○七七年陝西咸甯縣臥龍寺的石刻本,但題太宗,不作玄宗。 一三○八年河南登封縣的刻石,又題玄宗,不作太宗。 敦煌本標題作《玄宗題梵書》,證明這首詩在唐末已經流傳,而且證明在唐末是題玄宗作的。 石刻資料見於王昶的《金石萃編》卷一三七,錄附於後。 )。
心是根,法是塵,兩種猶如鏡上痕。 塵垢盡時光始現,心法雙忘性即真。
會時曾憶梅籠雪,別後常懷月照沙。 到底多情是芳草,長隨離恨遍天涯。
屏迹丘園世事輕,澹然滋味似孤僧。 平生願學昌黎伯,宰相三書獨不能。
劭農方狎野,熯旱嘆焦原。 六幕沈雲族,千箱害稼孫。 都人望天漢,國相閉陽門。 盛怒風生穴,汙邪祝有豚。 征徒休道樾,汲缶涸中園。 米價高何許,癡人遂不言。
雨雲濃壓屋山頭,詩句端來寫客憂。 雷電已將金薤取,瓊瑶難報木瓜投。 無心我正銘三住,有意君堪話四休。 何日尋春同步屧,先教啼鳥說來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