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門車馬路,此路在浮沈。 白日若不落,紅塵應更深。 從來名利地,皆起是非心。 所以青青草,年年生漢陰。
无
其他无
〔唐朝〕 于武陵
東門車馬路,此路在浮沈。 白日若不落,紅塵應更深。 從來名利地,皆起是非心。 所以青青草,年年生漢陰。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丹陽郭裏送行舟,一別心知兩地秋。 日晚江南望江北,寒鴉飛盡水悠悠。
偶作閑身上古城,路人遙望不相驚。 無端將吏逡巡至,又作都頭一隊行。
客愁看柳色,日日逐春長。 憑送湘流水,綿綿入帝鄉。
處處兵戈路不通,却從山北去江東。 黃昏欲到壺關寨,匹馬寒嘶野草中。
若夫圓嶠方壺,涉滄波而靡際;金臺玉闕,陟玄圃而無階。 惟聞《山海》之經,空覽《神仙》之記。 爰有石淙者,即平樂澗也。 爾其近接嵩領,俯屆箕峯,瞻少室兮若蓮,睇潁川兮如帶。 既而躡崎嶇之山徑,蔭蒙密之藤蘿,洶湧洪湍,落虛潭而送響;高低翠壁,列幽澗而開筵。 密葉舒帷,屏氛而蕩燠;疏松引吹,清麥候以含涼。 就林藪而王心神,對煙霞具而滌塵累。 森沈丘壑,即是桃源;淼漫平流,還浮竹箭。 [紉](網)薜荔而成帳,聳蓮石而如樓。 洞口全開,溜千年之芳髓,山腰半坼,吐十里之香粳。 無煩崑閬之遊,自然形勢之所。 當使人題綵翰,各寫瓊篇,庶無滯於幽棲,冀不孤於泉石。 各題四韻,咸賦七言。 (《古今圖書集成·山川典》六○《嵩山部》○今按:此詩在《全唐詩》一般有詩序者,大都全錄,此係遺漏。 現特補序,詩不重錄。 又《圖書集成》推崇卷,作嵩山石淙侍宴應制者,有宋之問、沈佺期、蘇味道、李嶠諸人。 )(據《金石萃編》卷六十三校改。 )。
園亭物候奇,舒嘯樂無爲。 芰荷高出岸,楊柳下敧池。 蟬噪黏遠舉,魚驚鉤暫移。
歸來朝帝□,忽□(疑爲「逢」字)鈞天響。 懸知滻水遊,絕勝汾川賞。 (見前書同卷高宗《過棲巖寺》附刻韋元晨《六絕紀文》引)(按:此詩爲「大周長安二年」作,詩題據韋文擬。 )。
古人非傲吏,自闕經世務。 偶寄一微官,婆娑數株樹。
吾兄詩酒繼陶君,試宰中都天下聞。 東樓喜奉連枝會,南陌愁爲落葉分。 城隅淥水明秋日,海上青山隔暮雲。 取醉不辭留夜月,鴈行中斷惜離羣。
真人官府未夤緣,且向龍山作散仙。 春入曉痕催采蕨,雨翻泥隴憶歸田。 蔬腸我若枵蟬腹,詩格君如擊鶻拳。 筯下萬錢謀更鄙,諸公飽死太官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