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色香煙惹內文,石飴初熟酒初醺。 將開丹竈那防鶴,欲算棋圖却望雲。 海氣平生當洞見,瀑冰初坼隔山聞。 如何世外無交者,一臥金壇只有君。
无
其他无
〔唐朝〕 皮日休
五色香煙惹內文,石飴初熟酒初醺。 將開丹竈那防鶴,欲算棋圖却望雲。 海氣平生當洞見,瀑冰初坼隔山聞。 如何世外無交者,一臥金壇只有君。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束帶還騎馬,東西却渡船。 林中才有地,峽外絕無天。 虛白高人靜,喧卑俗累牽。 他鄉悅遲暮,不敢廢詩篇。
何言訪衰疾,旌斾重淹留。 謝禮誠難荅,裁詩豈易酬。 江清寒照動,山迥野雲秋。 一醉龍沙上,終歡勝舊遊。
李君墓上松應拱,元相池頭竹盡枯。 多幸樂天今始病,不知合要苦治無。
隴水潺湲隴樹黃,征人隴上盡思鄉。 馬嘶斜[日]朔風急,雁過寒雲邊思長。 殘月出林明劒戟,平沙隔水見牛羊。 橫行俱是封侯者,誰斬樓蘭獻未央。
清江碧草兩悠悠,各自風流一種愁。 正是落花寒食夜,夜深無伴倚南樓。
風流大抵是倀倀,一度相思一斷腸。 雲薄月昏寒食夜,隔簾微雨杏花香。
□壯雄規□,□□在□□。 □空歇滅(下缺)。 (見《文物參考資料》一九五七年第三期刊俞同奎《安濟橋補充文獻附石刻拓片》)(按:劉義詩附崔恂詩後,惜漫漶太甚,僅餘十數字。 崔恂詩已收入《全唐詩補逸》卷五。 俞文又謂同時所出有另一石,前半已漫漶,後數行尚可辨,可確定二詩作年,錄如次:□元八年九月□□□□□□李于時□□□□□崔恂任深州□史□□□還此橋過喜其壯麗命舊詩云□志並七年春。 俞同奎考定「□元八年」爲開元八年,幷謂崔恂七年春另有一詩刻石,迄未發現。 )。
時見空中飛八百,每聞岸上叫三千。
一鉢即生涯,隨緣度歲華。 是山皆有寺,何處不爲家。 笠重吳天雪,鞋香楚地花。 他年訪禪室,寧憚路岐賒。
城市有深遠,爲興遠如近。 冒暑一來遊,政使俗者哂。 蕭然清浄界,軟語接支遁。 小童敬杖屨,添香撥餘燼。 煮餅擷園蔬,徐以茗椀進。 窗外得小坡,野意頗無盡。 胡床移最宜,清風來有信。 靜暑荷送氣,敲凉竹成韻。 夕陽歸鳥疾,參差不作陣。 古寺忽橫煙,巧與畫張本。 會心忻有得,貪坐苦易晚。 酒固無獻酬,言亦忘答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