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奉和襲美酬前進士崔潞盛製見寄因贈至一百四十言

〔唐朝〕 陸龜蒙

孔聖鑄顏事,垂之千載餘。 其間王道乖,化作荆榛墟。 天必授賢哲,爲時攻翦除。 軻雄骨已朽,百代徒趦趄。 近者韓文公,首爲閑闢鋤。 夫子又繼起,陰霾終廓如。 搜得萬古遺,裁成十編書。 南山盛雲雨,東序堆瓊琚。 偶此真籍客,悠揚兩情攄。 清詞忽窈窕,雅韻何虛徐。 唱既野芳坼,酬還天籟疎。 輕波掠翡翠,曉露披芙渠。 儷曲信寡合,末流難嗣初。 空持一竿餌,有意鯨魚。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寄崔列中丞

    火山無冷地,濁流無清源。 人生在艱世,何處避讒言。 諸侯鎮九州,天子開四門。 尚有忠義士,不得申其冤。 嘉木移遠植,爲我當行軒。 君子居要途,易失主人恩。 我愛古人道,師君直且溫。 貪泉誓不飲,邪路誓不奔。 如何非岡坂,故使車輪翻。 妓妾隨他人,家事幸獲存。 當時門前客,默默空冤煩。 從今遇明代,善惡亦須論。 莫以曾見疑,直道遂不敦。

    王建 唐宋诗
  • 山閣聞笛

    臨風玉管吹參差,山塢春深日又遲。 李白桃紅滿城郭,馬融閑臥望京師。

    羊士諤 唐宋诗
  • 春桂問荅二首 一

    問春桂:桃李正芬華,年光隨處滿,何事獨無花。

    王績 唐宋诗
  • 永明山居詩(六十九首) 六十九

    三度曾經游此地,從緣權順世間情。 登山雖有謝安志,遁迹慚無慧遠名。 翠疊寒枝松未老,影深幽徑竹新成。 莫言去住關懷抱,雲本無心水自清。 (見懺庵居士《高僧山居詩》,上海商務印書館民國二十三年綫裝鉛印本。 )(〖1〗張靖龍云:永明即延壽。 清釋際祥《淨慈寺志》〖《武林掌故叢編》第十三集〗卷十九附著述目中有「《永明壽禪師山居詩》,吳越僧延壽撰」等語。 卷十八明人李日華山居詩序中記載了永明山居詩的刻本來源,序後附錄佛國山人黃樹穀《集山居詩絕句》十首。 旁小字注曰:「集永明壽禪師詩句。 」其詞句與懺庵居士本全部相同。 集句詩後附載和詩諸公云,高峰妙法嗣布衲雍公,嘗居南屏,賡和《永明山居詩》六十九首,楚石梵琦有《和永明山居詩》,梅雪有《和永明山居詩》。 古春云:「永明壽禪師有詩六十九首,慶壽獨庵從和之。 」按元代天目山大覺正等寺布衲祖雍的和作,今存其一,見《西天目祖山志》卷五,步延壽山居詩其二韻。 又懺庵居士《高僧山居詩續編》載元代天台高僧無見先覩《和永明禪師〖山居詩〗韻》六十九首,步韻甚嚴。 從永明山居詩的內容來看,也屬智覺延壽所作無疑。 詳細考證參見拙作《延壽及其佚詩》,載《溫州師專學報》〖社會科學版〗一九八六年第三期。 按:日本《續藏經》本宋釋文沖《慧日永明寺智覺禪師自行錄》末附延壽著作總目,有《山居詩》一卷,當即指以上所錄諸詩。 此書所錄延壽所作詩尚有《詩讚》一卷、《物外集》十卷五百首、《吳越唱和詩》一卷、《光明會瑞應詩》一卷、《供養石橋羅漢一十會祥瑞詩》一卷、《雜歌》一卷、《布金歌》一卷、《定慧相資歌》一卷。 )。

    延壽 唐宋诗
  • 頌古一百則 其六一

    入手還將死馬醫,反魂香欲起君危。 一朝拶出通身汗,方信儂家不惜眉。

    釋正覺 唐宋诗
  • 己亥元日

    玉曆均調歲啟端,東風又逐斗杓還。 蕭條門巷經過少,老病腰支拜起難。 白髮但能欺槁項,青春不解駐朱顔。 餘齡有幾仍多幸,占得山林一味閒。

    尤袤 唐宋诗
  • 戊申歲題玉牒所壁 其三

    空餐無補愧侏儒,茗碗香爐細讀書。 還被梅花勾引破,又哦新句步庭除。

    許及之 唐宋诗
  • 山水友餘辭 蓼米

    無馬纏,無蝦鬚,羅裙帯,色色無。 願花變流沙,願花變穿珠。 蓼米,蓼米,秋風易摇入秋水,大平中期難屈指。

    王質 唐宋诗
  • 魯少卿挽詞 其一

    棣萼儀鴛綴,翛然兩鬢斑。 時清嗟歲晚,游倦得身閑。 人在羲皇上,經傳伯仲間。 桂枝芳未已,何止倍燕山。

    樓鑰 唐宋诗
  • 薦福塔聯句

    踴甓皇都壯,盤基紫宙雄。 山河供遠目,薝戶發高風。 梯險三休上,輪開一氣中。 門當谷子午,影落陌西東。 韻鐸翻天籟,危觚駐夕紅。 側聆悲下俗,仰面識長空。 絕若神擠至,深疑壑暗通。 人寰如蟻垤,身世甚秋蓬。 歎息興亡地,沈吟製作工。 清思抱明月,狂欲把飛鴻。 去矣登臨興,巍乎造化功。 凉襟當爽塏,幽意入鴻濛。 頭角峯如揖,丹青樹不同。 城郭回迤邐,閣殿失穹隆。 可使孤懷放,胡爲萬恨終。 何當得壯士,提取出塵籠。

    蘇舜元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