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漁具詩 罩

〔唐朝〕 陸龜蒙

左手揭圓罛,輕橈弄舟子。 不知潛鱗處,但去籠煙水。 時穿紫屏破,忽值朱衣起。 貴得不貴名,敢論魴與鯉。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長安縣後亭看畫

    水凍橫橋雪滿池,新排石笋繞巴籬。 縣門斜掩無人吏,看畫雙飛白鷺鷥。

    王建 唐宋诗
  • 夜半步次古城

    茫茫死復生,惟有古時城。 夜半無鳥雀,花枝當月明。

    楊衡 唐宋诗
  • 奉和恩賜樂遊園宴應制

    樂遊光地選,酺飲慶天從。 座密千官盛,場開百戲容。 綠塍際山盡,緹幕倚雲重。 下上花齊發,周廻柳遍濃。 奪晴紛劒履,喧聽雜歌鐘。 日晚銜恩散,堯人倂可封。

    蘇頲 唐宋诗
  • 迴波樂 一○三

    夫妻擬百年,妻即在前死。 男女五六箇,小弱未中使。 衣破無人縫,小者肚露(一作「路」)地。 更娶阿娘來,不肯縫補你。 入戶徒衣食,不肯知家事。 合鬪遺啾唧,阿娘嗔兒子。 家內既不和,靈神(張將二字互乙)不歡喜。 後母即後翁,故故來相值。 [□□□□□],故來尋常事。 欲得家裏知,孤養小兒子。 (以上三十六首皆錄自前國立中央研究院歷史語言研究所專刊之二劉復輯《敦煌掇瑣》三○,原件編號爲伯三四一八。 據張錫厚《王梵志詩校輯》卷五參校。 張氏另參用了伯三七二四、斯六○三二及蘇二八五二卷點校。 )(按:劉復《敦煌掇瑣》目錄謂此卷卷殘,抄出者共五十二首。 童養年輯《全唐詩續補遺》卷二據以選錄十首。 今將童氏未錄者全部錄出,合計共得詩四十二首,不及劉氏所言之數,因篇章分合不同之故耳。 又劉氏於末首眉批:「原本似未寫完。 」然細審詩意及押韻,似第十七句脫去,全詩已抄完。 原卷首殘尾不殘。 按:上錄伯三四一八、伯三七二四、伯六○三二等三卷所錄五言詩,原皆不題作者。 張錫厚考爲王梵志作。 然此組詩內容與王梵志詩有較大不同,是否即王梵志作,尚可討論。 今姑從張說,錄存於王詩之末,以俟考詳。 )。

    王梵志 唐宋诗
  • 送史長沙

    人說洞庭波浪險(《廣東通志》、《南漢書》作「惡」),使君自有,(《廣東通志》、《南漢書》作「身是」)濟川舟。 (見《小草齋詩話》卷四、《粤詩蒐逸》卷一引《連州志》、鄭方坤《五代詩話》卷二、同治《廣東通志》卷三○三、梁廷柟《南漢書》卷十)。

    陳用拙 唐宋诗
  • 壽昌道中壁間有烏石寺詩和其韵

    鍾情翠巘倚崚嶒,付與芒鞋與瘦藤。 君賜一麾方作吏,天融萬壑却輸僧。 擬將矩矱追廉杜,未許機鋒嗣秀能。 投幘它年應未晚,與君曲室話三乘。

    葛立方 唐宋诗
  • 和陶歸鳥 其一

    翩翩歸鳥,投宿深林。 豈無所擇,相彼遥岑。 厥有嘉樹,可以託心。 雖逢赫日,終貯清陰。

    吳芾 唐宋诗
  • 次韻蘇教授飯鄭教授五首 其一

    卧龍山下鹿門居,消得幽人一草廬。 更有勝如諸葛處,稻花香裏看芙蕖。

    項安世 唐宋诗
  • 日涉園次韻五首 茶巖

    巖下纔經昨夜雷,風爐瓦鼎一時來。 便將槐火煎巖溜,聽作松風萬壑迴。

    羅願 唐宋诗
  • 用元韻答李郎中

    何人喚得滕六應,遺我通宵銀海明。 起來無以助清興,銅瓶煮茗松風鳴。 恍疑拔脚塵寰外,玉田萬頃無疆界。 蒼官青士亦改容,高下瑶林相映带。 騎鯨人在日華東,曉踏天街無軟紅。 雪車冰柱堪著語,何止爭雄郊島中。 翩翩鶴氅凌風際,得句摇毫心自喜。 從渠春笋捧金荷,醉倒氍毹貪睡美。

    王炎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