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遊長寧公主流杯池二十五首 九

〔唐朝〕 上官昭容

登山一長望,正遇九春初。 結駟填街術,閭閻滿邑居。 鬬雪梅先吐,驚風柳未舒。 直愁斜日落,不畏酒尊虛。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予與山南王僕射起淮南李僕射紳事歷五朝踰三紀海內年輩今唯三人榮路雖殊交情不替聊題長句寄舉之公垂二相公

    故交海內只三人,二坐巖廊一臥雲。 老愛詩書還似我,榮兼將相不如君。 百年膠漆初心在,萬里煙霄中路分。 阿閣鸞凰野田鶴,何人信道舊同羣。

    白居易 唐宋诗
  • 送婺州許錄事

    之官便是還鄉路,白日堂堂著錦衣。 八詠遺風資逸興,二溪寒色助清威。 曙星沒盡提綱去,暝角吹殘鏁印歸。 笑我中年更愚僻,醉醒多在釣漁磯。

    方干 唐宋诗
  • 十二時頌 十一

    夜半子,心住無生即生死。 生死何曾屬有無,用時便用沒文字。 祖師言,外邊事,識取起時還不是。 作意搜求實沒蹤,生死魔來任相試。 (《宗鏡錄》卷二九引末五句,「識取起時」作「取著元來」,「沒」作「勿」。 )。

    寶誌 唐宋诗
  • 過橫山顧山人草堂

    只見山相掩,誰言路尚通。 人來千嶂外,犬吠百花中。 細草香飄雨,垂楊閑臥風。 却尋樵徑去,惆悵綠溪東。

    劉長卿 唐宋诗
  • 春旦歌

    常聞嬴女玉簫臺,奏曲情深彩鳳來。 欲登此地銷歸恨,却羨雙飛去不回。

    沈頌 唐宋诗
  • 緣識 其四○

    若言筆法窮絕藝,書一字,至百字,八法從前亦非細。 分間布白要審詳,濃淡均勻看可戲。 一則一,二則二,消息蹤由無縱恣。 紙爲陣,筆爲矟,將軍須是有謀略。 墨要乾研清神思,點畫臨時要廓落。 形勢奇狀似龍蛇,平頭大小宜斟酌。 曲須曲,直須直,意氣方剛須雅飾。 閑暇規矩有指歸,圓轉楷模堪法則。 堪法則,有遲速,相鈎相連光熠目。 古隸參雜故不拘,顛草縱橫似花蔟。 偃仰莫把筆鋒挫,先須順䟐迴收左。 經心健硬曉浮沈,鏗鏘啟發勿怠墮。 研窮體象貌亦同,博學精微先賢播。 化陰陽,勢出矣,藏頭護尾深有理。 稟乎人性是常情,遞相映带可行止。 遲澀飛動似玲瓏,慢引急牽如流水。 上捺下挑猛如虎,蜂腰鶴膝不堪睹。 壯士屈臂鳳皇飛,張弓發箭勝於弩。 提撕祕思不可傳,常存形影勿孤露。 勿孤露,誰別辨,義之平穩知深淺。 自然觀察往還來,斗迴角立能駈遣。 痾瘵纏身,溺水之禽。 長似死蛇,短似蝦𢋙。 古人最慎,愚蒙大忌,名爲不嘉。

    宋太宗 唐宋诗
  • 寄題蔣封州三徑堂堂本在丹陽後避地四明再創

    三徑開從蔣兖州,至今孫子亦風流。 鈎簾雖對鄮山月,聞笛應悲京口秋。 往事漫勞書咄咄,餘生只合賦休休。 問君辦得蓑衣否,便好相隨上釣舟。

    林季仲 唐宋诗
  • 湖山雜賦五首 其一

    門前天鏡倒千峰,舍後菰蒲與海通。 乘興出遊無遠近,烟波何處覓孤篷。

    陸游 唐宋诗
  • 餘干趙公頙賢宗室也魏公題其堂曰養正且爲作銘取易頤之義刻碑堂上予過之爲賦詩

    眼裏紛紛不要同,從教三徑滿蒿蓬。 肯來與子談周易,此去何人識魏公。 家近星辰雙闕北,身居煙浪五湖東。 清臺有日占雲氣,一丈豐碑夜貫虹。

    張孝祥 唐宋诗
  • 送鄭景元赴秀州判官詩

    恢炱煽炎毒,萬里無來風。 殿閣少微涼,況乃陌路中。 紈扇可把揮,秋高網絲蟲。 冰山豈足恃,見睍聿消融。 進退信惟谷,黄塵奈匆匆。 鄭君冰雪姿,干將依崆峒。 竭蹶救頭然,巾車佐元戎。 生人在熾炭,吾何憚爞隆。 往聞開元帝,逃暑繡嶺宮。 偪仄政浩歎,木陰見姚崇。 煩溽頓以消,語識靜勝工。 相期在此行,山泉養童蒙。

    薛季宣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