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和過張祜處士丹陽故居

〔唐朝〕 陸龜蒙

勝華通子共悲辛,荒逕今爲舊宅鄰。 一代交遊非不貴,五湖風月合教貧。 魂應絕地爲才鬼,名與遺編在史臣。 聞道平生多愛石,至今猶泣洞庭人。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冬至夜郡齋宴別前華陰盧主簿

    虎宿方冬至,雞人積夜籌。 相逢一尊酒,共結兩鄉愁。 王儉花爲府,盧諶幄內璆。 明朝更臨水,悵望嶺南流。

    張登 唐宋诗
  • 代人作

    樓高春日早,屏束麝煙堆。 盼眄凝魂別,依稀夢雨來。 綠鬟羞妥麼,紅頰思天偎。 鬬草憐香蕙,簪花間雪梅。 戌遼雖咽切,遊蜀亦遲迴。 錦字梭懸壁,琴心月滿臺。 笑筵凝貝啓,眠箔曉珠開。 臘破征車動,袍襟對淚裁。

    杜牧 唐宋诗
  • 初發曲江溪中

    溪流清且深,松石復陰臨。 正爾可嘉處,胡爲無賞心。 我由不忍別,物亦有緣侵。 自匪常行邁,誰能知此音。

    張九齡 唐宋诗
  • 長安夜訪澈上人

    關西木落夜霜凝,烏帽閑尋紫閣僧。 松迥月光先照鶴,寺寒溝水忽生冰。 琤琤曉漏喧秦禁,漠漠秋煙起漢陵。 聞說天台舊禪處,石房獨有一龕燈。

    李郢 唐宋诗
  • 雜言

    觀化祇山頂,流睇古王城。 萬載池猶潔,千年苑尚清。 髣髴影堅路,摧殘廣脇楹。 七寶仙臺亡舊迹,四彩天花絕雨聲。 聲華日以遠,自恨生何晚。 既傷火宅眩中門,還嗟寶渚迷長坂。 步陟平郊望,心遊七海上。 擾擾三界溺邪津,渾渾萬品忘真匠。 唯有能仁獨圓悟,廓塵靜浪開玄路。 創逢肌命棄身城,更爲求人崩意樹。 持囊畢契戒珠淨,被甲要心忍衣固。 三祇不倦陵二車,一足忘勞超九數。 定瀲江清沐久結,智劍霜凝斬新霧。 無邊大劫無不修,六時愍生遵六度。 度有流光功德收,金河示滅歸常住。 鶴林權唱演功周,聖德佳音傳餘響。 龍宮秘典海中探,石室真言山處仰。 流教在茲辰,傳芳代有人。 沙河雪嶺迷朝徑,巨海鴻崖亂夜津。 入萬死,求一生。 投針偶穴非同喻,束馬懸車豈等程。 不徇今身樂,無祈後代榮。 誓舍危軀追勝義,咸希畢契傳燈情。 勞歌勿復陳,延眺且周巡。 東睇女巒留二迹,西施鹿苑去三輪。 北睨舍城池尚在,南睎尊嶺穴猶存。 五峰秀,百池分。 粲粲鮮花明四曜,輝輝道樹鏡三春。 揚錫指山阿,攜步上祇陀。 既覩如來疊衣石,復觀天授迸餘峨。 佇靈鎮梵嶽,凝思遍生河。 金花逸掌儀前奉,芳蓋陵虛殿後過。 旋遶經行砌,目想如神契。 迴斯少福澗生津,共會龍華捨塵翳。

    慧淨 唐宋诗
  • 玄卿鏡銘(玄卿鏡,文筆古雅似六朝,字體圓潤似李唐,疑是隋末唐初之物。玄卿,鑄鏡字也。廣州某氏所藏。)

    日初升,月初盈,纖塵不生,肖茲萬形。 是曰攖寧,瑩虖太清。 (嘉慶《廣東通志》二○○《金石略》)(〖1〗玄卿,原均作元卿,清人諱改,今改回。 《金石萃編》卷一一八錄銘文,注云「廟諱」。 民國《重修信陽縣志》卷四錄邑貢生劉海涵藏鏡,即題《唐玄卿鏡》,文同。 又見《小檀欒室鏡影》卷四。 原以元卿列目,未允,今移此。 )。

    無名氏 唐宋诗
  • 白雲巖

    古木叢林號白雲,高巖更去謁觀音。 路登青嶂上頭上,寺隱白雲深處深。 法鼓震開天地眼,飛輪推出聖凡心。 時人到此如中悟,何必南巖海上尋。

    呂巖 唐宋诗
  • 冬日野外 其三

    朔吹低凝野,層陰迥匝天。 葉飄霜外柳,烟山燒餘田。 晼晚流芳後,崢嶸急景前。 平生魚鳥志,寧免爲留連。

    宋祁 唐宋诗
  • 殘月

    陰光隨落宿,有意待朝陽。 暈缺灰餘影,潮平鷺息狂。 殘兵驕子國,隠語大刀郎。 此夜方諸淚,寧能減數行。

    宋祁 唐宋诗
  • 題馬麟畫

    南望青山滿禁闈,曉陪鴛鷺正差池。 共愛朝來何處雪,蓬萊宮裏拂松枝。

    宋高宗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