宦遊蕭索爲無能,移住中條最上層。 得劒乍如添健僕,亡書久似失良朋。 燕昭不是空憐馬,支遁何妨亦愛鷹。 自此致身繩檢外,肯教世路日兢兢。
无
其他无
〔唐朝〕 司空圖
宦遊蕭索爲無能,移住中條最上層。 得劒乍如添健僕,亡書久似失良朋。 燕昭不是空憐馬,支遁何妨亦愛鷹。 自此致身繩檢外,肯教世路日兢兢。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水田十里學袈裟,秋殿千金儼釋迦。 遠客偏求月桂子,老人不記石蓮花。 武林山價縣隋日,天竺經文隸漢家。 苔壁媧皇鍊來處,泐中脩竹掃雲霞。 (見《兩浙金石志》卷二。 )(〖1〗石刻詩前原題「大唐杭州刺史盧元輔」九字。 〖2〗阮元《兩浙金石志》:「右刻在下天竺神尼塔下磨崖,文九行,右行,正書,徑二寸。 此詩《全唐詩》未載。 按盧元輔於德宗時自河南縣令除杭州刺史,嘗於武林山作見山亭,見《咸淳臨安志》。 又《胥山碑銘》,元和十年盧元輔文,王遹書,見《輿地碑目》。 此疑元和時刻。 又《陜西通志》云:『盧元輔滑州人,曾爲華州刺史。』 《郎官石柱題名》有金部郎中盧元輔。 白樂天有《盧元輔除杭州刺史制》,中云:『嘗守商都,再領京縣。』 皆其歷官也。 石本『泐中脩竹掃雲霞』,『泐』字係原刻,『脩竹』二字係改鑿。 『大唐』二字亦添補。 《西湖志》作『洞中』,蓋據文理,未見石刻也。」 〖3〗《杭州府志》引《武林石刻記》:「唐盧元輔《遊天竺詩》,縱一尺八寸,橫二尺,正書,字徑二寸。」)。
漉酒巾籠五岳冠,懶攜琴鶴上朝端。 丹房晝睡煙霞暖,紫府夜歸星斗寒。 詩就幾教山鬼泣,劍靈那許俗人看。 麻姑報道桑田變,一曲仙棋尚未殘。
不但寬平似有功,筆端重睹建安風。 邦人競勸金鍾釂,願見君侯聖一中。
草樹已秋聲,郊原喜晚晴。 風生雲盡散,天濶月徐行。 下箸槎頭美,傳杯甕面清。 追歡猶可勉,徂歲不須驚。
衰疾猶能飯一簞,蓴絲菰首亦加餐。 舊叨刻印俄銷印,老愧彈冠亟挂冠。 自怪嵇康如許懶,人憐范叔不勝寒。 得錢剩買青芒屨,采藥名山興未闌。
江東詩老有徐郎,語带江西句子香。 秋月春花入牙頰,松風澗水出肝腸。 居仁衣鉢新分似,吉甫波瀾併取將。 嶺表舊游君記否,荔支林裏折桄榔。
不須北阜與西凉,城裏溪亭賸得狂。 風過靜觀波治亂,雲閒閒看月興亡。
君王菲食繼唐虞,北望中原憶故墟。 嗟我懷人無憚遠,參卿軍事且煩渠。 急須把酒澆天口,早與歸朝說地輿。 湖水小儒無籍在,十年猶佩兔園書。
小泊漁舟晚,春風燕子回。 從渠三月約,誤我一舟來。 風雨故相厄,溪山猶可陪。 人生竟何有,此抱向誰開。
子雲閉門學,非願雕蟲稱。 於道實有省,爵位豈所營。 洙泗嗟已遠,惜不偕羣英。 太玄法言書,莫誚徒擬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