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力疾山下吳邨看杏花十九首 十七

〔唐朝〕 司空圖

行樂溪邊步轉遲,出山漸減探花期。 去年四度今三度,恐到憑人折去時。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鴛鴦篇

    君不見昔時同心人,化作鴛鴦鳥。 和鳴一夕不暫離,交頸千年尚爲少。 二月草菲菲,山櫻花未稀。 金塘風日好,何處不相依? 既逢解佩游女,更值凌波宓妃。 精光搖翠蓋,麗色映珠璣。 雙影相伴,雙心莫違。 淹留碧沙上,蕩漾洗紅衣。 春光兮宛轉,嬉遊兮未反。 宿莫近天泉池,飛莫近長洲苑。 爾願歡愛不相忘,須去人間羅網遠。 南有瀟湘洲,且爲千里遊。 洞庭無苦寒,沅江多碧流。 昔爲薄命妾,無日不含愁。 今爲水中鳥,頡頏自相求。 洛陽女兒在青閣,二月羅衣輕更薄。 金泥文彩未足珍,畫作鴛鴦始堪著。 亦有少婦破瓜年,春閨無伴獨嬋娟。 夜夜學織連枝錦,織作鴛鴦人共憐。 悠悠湘水濱,清淺漾初蘋。 菖花發豔無人識,江柳逶迤空自春。 唯憐獨鶴依琴曲,更念孤鸞隱鏡塵。 願作鴛鴦被,長覆有情人。

    李德裕 唐宋诗
  • 朱坡絕句三首 三

    乳肥春洞生鵝管,沼避回巖勢犬牙。 自笑卷懷頭角縮,歸盤煙磴恰如蝸。

    杜牧 唐宋诗
  • 比紅兒詩 四十一

    青史書時未是真,可能纖手却強秦。 再三爲謝齊皇后,要解連環別與人。

    羅虬 唐宋诗
  • 五君詠五首 李趙公嶠

    李公實神敏,才華乃天授。 睦親何用心,處貴不忘舊。 故事遵臺閣,新詩冠宇宙。 在人忠所奉,惡我誠將宥。 南浦去莫歸,嗟嗟蔑孫秀。

    張說 唐宋诗
  • 巫山

    流景一何速,年華不可追。 解佩安所贈,怨咽空自悲。

    張循之 唐宋诗
  • 至真觀(三言詩)(仁傑善導氣烹鍊之術。孟知祥鎮西川時。來蜀留詩至真觀壁間。)

    坤所載,乾所幬,象與形,孰朕兆? 緯五行,環二曜,流百川,何浩浩。 四海晏,九河導,峙而山,亦多號。 神有嶽,山有嶠,粤廟(一作「天」)壇,稽(一作「極」)道妙。 巉孤崢(一作「撐」),未易到,日出沒,見遺照。 偃東西,絕海徼,倐光怪,來熠耀。 大龍燭,細螢爝,不恆出,赴感召。 笙嘹喨,鶴窈窕,羽人路,屯其要。 青螺堆,玉簪峭。 左參井,右丹竈,揭清虛,不二竅。 昔王人,往昭告,始軒轅,末徽廟。 接柴望,咸親燎,莽刼灰,起天燒。 摧棟宇,失朱縹。 羣鹿逐(一作「豕」),雜蓬藋。 予何爲,一來弔,必勝廢,乃大造。 聖之作,賢者紹,矧玄元,語秘奧。 探愈遠,理益耀,徵是理,萬有耗。 文雖徑(一作「怪」),實非剽,庶今來,永爲詔。 (《全蜀藝文志》二三、《十國春秋》五七)(〖1〗《正統道藏》本杜光庭《天壇王屋山聖迹記》末附錄此詩,署「齊人杜仁傑撰」,末署「至元二十六年五月□日」。 至元爲元代年號。 臺灣學者編《元人傳記資料索引》有杜仁傑小傳云:「杜仁傑,字仲梁,號止軒,原名之元,字善夫,濟南長清人。 金末隱內鄉山中。 至元中屢徵不起。 」爲綜合多種資料編成。 姓名、籍貫、時代皆相符,是詩應即此人所作。 《十國春秋》卷五七云其爲孟知祥時人,不詳所據。 宋前典籍中無此記載。 作五代人恐誤。 詩姑仍存,俟續考定。 )。

    杜仁傑 唐宋诗
  • 修西方十勸 五

    勸君五,莫辭念佛多辛苦。 思惟長劫生死輪,更向何人求出路。

    道鏡 善導 唐宋诗
  • 偈頌三十首 其一九

    綠岩枯木,不落人間。 紅谷芳草,不厭溫寒。 西南東北,各不相關。 三段玄處,正開眼看。

    釋慧暉 唐宋诗
  • 張守唱和紅字韵詩八首 其三

    漂流今海角,胡騎忽秋風。 舊隠懷空翠,征途厭軟紅。 時平猶倦仕,力小况從戎。 欲遣愁城破,須論酒子功。

    劉子翬 唐宋诗
  • 賦成中丞臨川侍郎西園雜題十首 酴醾架

    媚條無力倚風長,架作圓陰覆坐凉。 露蘂一春清襲袂,有人知是令君香。

    宋祁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