臨水登山路,重尋旅思勞。 竹陰行處密,僧臘別來高。 遠岫明寒火,危樓響夜濤。 悲秋不成寐,明月上千舠。
无
其他无
〔唐朝〕 張喬
臨水登山路,重尋旅思勞。 竹陰行處密,僧臘別來高。 遠岫明寒火,危樓響夜濤。 悲秋不成寐,明月上千舠。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障深聞道晚,根鈍出塵難。 濁劫相從慣,迷途自謂安。 得知身垢妄,始喜額珠完。 欲識真如理,君嘗法味看。
仁風膏雨去隨輪,勝境歡遊到逐身。 水驛路穿兒店月,花船棹入女湖春。 宣城獨詠窗中岫,柳惲單題汀上蘋。 何似姑蘇詩太守,吟詩相繼有三人。
城頭疊鼓聲,城下暮江清。 欲問漁陽摻,時無禰正平。
借問蓬萊水,誰逢清淺年。 傷心雲夢澤,歲歲作桑田。
吳苑荒涼故國名,吳山月上照江明。 殘春碧樹自留影,半夜子規何處聲。 蘆葉長侵洲渚暗,蘋花開盡水煙平。 經過此地千年恨,荏苒東風露色清。
細草含愁碧,芊綿南浦濱。 萋萋如恨別,苒苒共傷春。 疎雨煙華潤,斜陽細彩勻。 花黏繁鬬錦,人藉軟勝茵。 淺映宮池水,輕遮輦路塵。 杜回如可結,誓作報恩身。
世人休說行路難,鳥道羊腸咫尺間。 珍重苧溪溪[畔](上)水,汝歸[滄](蒼)海我歸山。 (《古今圖書集成·職方典》一○五二《泉州府部》〖2〗)(〖1〗《全唐詩》卷八八八收清豁詩一首,無傳,茲據《景德傳燈錄》卷二二、《宋詩紀事》卷九一補其事跡:清豁,福州永泰人,俗姓張。 嗣睡龍道溥禪師,住漳州保福院。 刺史陳洪進表奏,賜號性空禪師。 太平興國年卒。 原收入時)(代未詳僧,今移此。 〖2〗《景德傳燈錄》卷二二以此詩爲清豁「遺偈」,今據以校改。 )。
冷食方多病,開襟一忻然。 終令思故郡,煙火滿晴川。 杏粥猶堪食,榆羹已稍煎。 唯恨乖親燕,坐度此芳年。
謝絕紅塵萬種非,杜門卻掃下書幃。 聖賢若許同仁傑,子弟從教詆竇威。 反復始知經旨遠,沈潛愈覺道心微。 自慚聞見多迂闊,何幸慈親屢斷機。
雨裛輕塵步武遲,墊巾歸自武陵溪。 紛紛誰認神仙過,拊掌瓊樓笑女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