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織女懷牽牛

〔唐朝〕 曹唐

北斗佳人雙淚流,眼穿腸斷爲牽牛。 封題錦字凝新恨,拋擲金梭織舊愁。 桂樹三春煙漠漠,銀河一水夜悠悠。 欲將心向仙郎說,借問榆花早晚秋。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下第後蒙侍郎示意指於新先輩宣恩感謝

    才薄命如此,自嗟兼自疑。 遭逢好交日,黜落至公時。 倚玉甘無路,穿楊却未期。 更慙君侍坐,問許可言詩。

    楊凝 唐宋诗
  • 送陸暢歸江南

    舉舉江南子,名以能詩聞。 一來取高第,官佐東宮軍。 迎婦丞相府,誇映秀士羣。 鸞鳴桂樹間,觀者何繽紛。 人事喜顛倒,旦夕異所云。 蕭蕭青雲幹,遂逐荆棘焚。 歲晚鴻雁過,鄉思見新文。 踐此秦關雪,家彼吳洲雲。 悲啼上車女,骨肉不可分。 感慨都門別,丈夫酒方醺。 我實門下士,力薄蚋與蚊。 受恩不即報,永負湘中墳。

    韓愈 唐宋诗
  • 題李賓客舊居

    逢時不得致升平,豈是明君忘姓名。 眼暗髮枯緣世事,今來無淚哭先生。

    李虞 唐宋诗
  • 和友人送趙能卿東歸

    一第時難得,歸期日已過。 相看玄鬢少,共憶白雲多。 楚闊天垂草,吳空月上波。 無人不有遇,之子獨狂歌。

    張蠙 唐宋诗
  • 岳州九日宴道觀西閣

    搖落長年歎,蹉跎遠宦心。 北風嘶代馬,南浦宿陽禽。 佳此黃花酌,酣餘白首吟。 涼雲霾楚望,濛雨蔽荆岑。 登眺思清景,誰將眷濁陰。 釣歌出江霧,樵唱入山林。 魚以嘉名采,木爲美材侵。 大道由中悟,逍遙匪外尋。 參佐多君子,詞華妙賞音。 留題洞庭觀,望古意何深。

    張說 唐宋诗
  • 擣衣

    沙塞秋應晚,金閨恨已空。 那堪裂紈素,時許出房櫳。 杵影弄寒月,砧聲調夜風。 裁縫雙淚盡,萬里寄雲中。

    吳大江 唐宋诗
  • 靈草歌 海石榴草

    採汞不知休,無過海石榴。

    白雲仙人 唐宋诗
  • 讖 二十二

    鳥來上高堂欲興(《天聖廣燈錄》作「驚」),白雲入地色還青。 天上金龍日月明,東陽海水清不清。 首捧朱(《天聖廣燈錄》作「珠」)輪重復輕,雖無心眼轉惺惺(《天聖廣燈錄》作「醒醒」)。 不見(《天聖廣燈錄》作「具」)耳目善觀聽,身體元無空有形。 不說姓字但驗(《天聖廣燈錄》作「籤」)名,意尋書卷錯開(《天聖廣燈錄》作「看」)經。 口談(《天聖廣燈錄》作「說」)恩幸心無情,或去或來身不停。 (以上七首見《卍續藏經》本《祖庭事苑》卷八,原注:「未見注八首。 」「路上忽逢深處水」一首已見《祖堂集》。 《天聖廣燈錄》卷六收二十三首,缺「初首不稱名」一首,各首均無注)(按:以上諸讖,云爲菩提達磨所作,顯爲依托。 其作者,應爲南宗禪僧,較大的可能爲南嶽懷讓、馬祖道一一系的禪僧。 諸讖中所述事,以石頭希遷、馬祖道一爲最遲,因知作者應爲德宗以後人。 《祖堂集》成書於南唐間,諸讖僞托之下限,疑不遲於唐末。 )。

    菩提達摩 唐宋诗
  • 同音韻詩 二

    尋往信,訪來音。

    無名氏 唐宋诗
  • 台城雜詩七首 其二

    老境光陰怯雨霜,怕寒窒隙似猜防。 養生飽悟風中燭,卜宅閑尋肘後方。 明世漁樵終混迹,故山猿鶴怨循牆。 天台肯約它年隠,半嶺松風殷夜牀。

    曹勛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