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柳十首 四

〔唐朝〕 李山甫

只爲遮樓又拂橋,被人摧折好枝條。 假饒張緒如今在,須把風流暗裏銷。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縶白馬詩上薛僕射

    白馬披鬃練一團,今朝被絆欲行難。 雪中放去空留跡,月下牽來只見鞍。 向北長鳴天外遠,臨風斜控耳邊寒。 自知毛骨還應異,更請孫陽仔細看。

    平曾 唐宋诗
  • 經蘇秦墓

    沙埋古篆折碑文,六國興亡事繫君。 今日淒涼無處說,亂山秋盡有寒雲。

    賈島 唐宋诗
  • 休澣日西掖謁所知

    赤墀高閣自從容,玉女窗扉報曙鐘。 日麗九門青鎖闥,雨晴雙闕翠微峰。 毫端蕙露滋仙草,琴上薰風入禁松。 荀令鳳池春婉娩,好將餘潤變魚龍。

    溫庭筠 唐宋诗
  • 延福里秋懷

    終年九陌行,要路跡皆生。 苦學猶難至,甘貧豈有成。 病攜秋卷重,閑著暑衣輕。 一別林泉久,中宵御水聲。

    張喬 唐宋诗
  • 古風二首寄汪明道 其二

    俗士白人眼,從誰明此心。 不欲故人見,訶我車轍深。 蕭然江上廬,客卧詩書林。 得句不相寄,誰賞氣駸駸。

    朱松 唐宋诗
  • 寄和邢子屑孫肖之始春見寄 其一

    東風初到亂山頭,無數殘梅雨未收。 何待傷春對晴景,暝雲橫盡古今愁。

    王銍 唐宋诗
  • 贊護教 其三

    以南權正,無心應物。 威德標宗,不可輕忽。

    釋印肅 唐宋诗
  • 萬安道中書事三首 其二

    携家滿路踏春華,兒女欣欣不憶家。 騎吏也忘行役苦,一人人插一枝花。

    楊萬里 唐宋诗
  • 寄題高仲一殿撰識山堂長韻

    買山老山間,乃識山之容。 愛山無古今,此論誰非同。 仇仙來匡廬,一轉語獨工。 不識山面目,只緣在山中。 譬之塵漠漠,又如水溶溶。 人魚居其間,孰識礙與通。 我昔少年日,自携七尺筇。 盤旋山南北,憩息林西東。 朝看山之橫,暮看山之縱。 貪多眼爲乏,陟險足已慵。 拱揖且不暇,賞識良自蒙。 方悟白司馬,草堂對穹隆。 彼既若獻狀,此亦如發蒙。 秀甲天下山,至言出心胸。 今君欲繼之,築堂會奇峯。 何嘗遠城市,而能日迎逢。 山形不動體,山色含真空。 風雲有蓄洩,氣象無終窮。 雨餘四面翠,日麗千仞紅。 氤氳香爐烟,挺拔雙劍鋒。 最愛五老人,崚嶒美所鍾。 可望不可即,有意容相從。 羅列皆兒孫,几席次第供。 山雖跨兩邦,茲焉實長雄。 不爲堂上客,詎信山有宗。 寄語遊山者,毋徒走憧憧。

    周必大 唐宋诗
  • 贈青陽士友

    離紅百顆橘千頭,何似南枝雪未收。 國爲和羹思是晏,士因止渴憶興周。 笑談谷口終當隠,出處胸中要熟籌。 夜月九華浮動處,癡頑寧復照齋丘。

    王遂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