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詠史詩 望夫山

〔唐朝〕 胡曾

一上青山便化身,不知何代怨離人。 古來節婦皆銷朽,獨爾不爲泉下塵。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和荅詩十首 和雉媒

    吟君雉媒什,一哂一復歎。 和之一何晚,今日乃成篇。 豈唯鳥有之,抑亦人復然。 張陳刎頸交,竟以勢不完。 至今不平氣,塞絕泜水源。 趙襄骨肉親,亦以利相殘。 至今不善名,高於磨笄山。 況此籠中雉,志在飲啄間。 稻粱暫入口,性已隨人遷。 身苦亦自忘,同族何足言。 但恨爲媒拙,不足以自全。 勸君今日後,養鳥養青鸞。 青鸞一失侶,至死守孤單。 勸君今日後,結客結任安。 主人賓客去,獨住在門闌。

    白居易 唐宋诗
  • 和睦州盧中丞題茅堂十韻

    有士當今重,忘情自古稀。 獨開青嶂路,閑掩白雲扉。 石累千層險,泉分一帶微。 棟危猨競下,簷迥鳥爭歸。 煙冷茶鐺靜,波香蘭舸飛。 好移鍾阜蓼,莫種首陽薇。 樹密含輕霧,川空漾薄暉。 芝泥看只捧,蕙帶且休圍。 東郭鄰穿履,西林近衲衣。 瓊瑤一百字,千古見清機。

    吳融 唐宋诗
  • 詩(幷序) 七十二

    生時不須歌,死時不須哭。 天地捉秤量,鬼神用斗斛。 體上須得衣,口裏須得祿。 人人覓長命,沒地可種穀。

    王梵志 唐宋诗
  • 襄陽曲四首 二

    山公醉酒時,酩酊高陽下。 頭上白接䍦,倒著還騎馬。

    李白 唐宋诗
  • 題漠口鋪

    南行踰萬山,復入武陽路。 黎明與雞興,理髮漠口鋪。 旴江在何所,極目烟水暮。 生平良自珍,羞爲浪子婦。 知君非秋胡,强顔且西去。

    韓玉父 唐宋诗
  • 劉侍郎見和再用韵

    大方廣佛三身具,境號華嚴普賢住。 三千浄土毛孔吞,百億化身塵剎赴。 底事眉山迹偏顯,端由象法時將暮。 三乘不起正信心,一線頓開方便路。 將欲神變驚凡目,故歛光芒歸窘步。 示現雖同人異見,開遮未判誰無懼。 臂力遥擎妙喜來,頂光近攝清凉互。 我來親睹未曾有,方審傳聞元不誤。 陽春正值風日好,陰雨不逢雷雹怒。 入夢惟憂神鬼知,乘危暗有龍天護。 招提問路方上征,世界當空已先布。 千林寂歷鳥聲少,萬嶺奔騰雲氣聚。 高峰初到甫休歇,圓相俄驚成指顧。 一壺恍入物外天,五里知非世間霧。 感通咫尺捷影響,變滅須臾嗟電露。 公居福地寶巖對,身享耆年仙籍附。 兩禁高辭法從班,一燈久續禪宗炷。 正始餘風獨後凋,建安逸駕爭先騖。 忽聆酬唱便隨喜,要與見聞俱得度。 願公且見宰官身,一宅常與軒冕寓。

    王之望 唐宋诗
  • 自嘲用前韵

    殘年過六十,寂寞臥山中。 病眼驚新暗,衰顔失舊紅。 人譏作詩瘦,自憫著書窮。 輸與封侯骨,雲臺競策功。

    陸游 唐宋诗
  • 東園幽步見東山四首 其二

    何曾一日不思歸,請看誠齋八集詩。 到得歸來身已病,是儂歸早是歸遲。

    楊萬里 唐宋诗
  • 送張聖民學士知登州

    慕君才行美,風義亦倜儻。 在遠恨未逢,既近不屢往。 非以近爲輕,恃易遂成曩。 倏爲東牟守,別我駐征鞅。 又作千里遥,依然復懷想。 昔聞之罘山,秦碑元有兩。 一存東頂中,一在西頂上。 篆實丞相斯,缺剝不可倣。 願言試歷覽,聞見欲以廣。 海晴望石橋,神仙事惝怳。 始皇安得長,陰怪役罔象。 橋斷水無涯,焉知有方丈。 邇者地出金,發掘懷沃壤。 良民皆逐末,茲事誰用長。 凡爲二千石,唯在勸耕紡。 幸君經術高,教化人所仰。

    梅堯臣 唐宋诗
  • 入淮

    淮水限南北,舟行洛水濱。 底須分爾界,何處不吾民。 好在關河舊,期來日月新。 片雲無可翳,豈待凈妖塵。

    許及之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