檇李轉聞風教好,重門夜不上重關。 腰懸墨綬三年外,身去青雲一步間。 勤苦字人酬帝力,從容對客問家山。 升沈路別情猶在,不忘鄉中舊往還。
无
其他无
〔唐朝〕 方干
檇李轉聞風教好,重門夜不上重關。 腰懸墨綬三年外,身去青雲一步間。 勤苦字人酬帝力,從容對客問家山。 升沈路別情猶在,不忘鄉中舊往還。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林花發岸口,氣色動江新。 此夜江中月,流光花上春。 分明石潭裏,宜照浣紗人。
端居碧雲暮,好鳥啼紅芳。 滿郭桃李熟,捲簾風雨香。 清吟繡段句,默念芙蓉章。 未得歸山去,頻升謝守堂。
到來江上久,誰念旅游心。 故國無秋信,鄰家有夜砧。 坐遙翻不睡,愁極却成吟。 即恐髭連鬢,還爲白所侵。
敵居所,風起自他方。 便有精兵宜固守,若言舉動禍之殃,實語莫猜量。
軍邑(京本作「營口」)內,天上忽聞聲。 恰是(京本作「似」)雷聲還不是(京本作「似」),多應(京本作「因」)土地見英(京本作「現陰」)靈,不久(京本作「是」)戰兵行(京本作「興」)。
衡岳烟蘿紫閣雲,名高湖外晚遊秦。 清詞古學儒生業,圓笠方袍釋子身。 竹杖拄歸山裏寺,篆書留與世間人。 我疑簪組成爲縛,空仰吾師去路塵。
綠岩枯木,不落人間。 紅谷芳草,不厭溫寒。 西南東北,各不相關。 三段玄處,正開眼看。
簿書終日歎徒勞,俄喜相看有故交。 抱道尚稽懷印綬,安貧還不厭衡茅。 草廬誰識真龍卧,阿閣行看彩鳳巢。 歸去不妨深閉戶,靜聽修竹晚風敲。
偶向新亭一破顔,高情直寄有無間。 地偏已隔東西路,天闊長圍遠近山。 浩蕩只愁春霧合,輪囷却喜暮雲還。 不堪景物撩人甚,倒盡詩囊未許慳。
藥錄雖稱性味寒,滌煩功效有多般。 從來御宿嘉名著,豈與西沙一例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