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獻浙東王大夫二首 一

〔唐朝〕 方干

出鎮當時移越俗,致君何日不堯年。 到來唯飲長溪水,歸去應將一箇錢。 吟處美人擎筆硯,行時飛鳥避旌旃。 四方皆是分憂寄,獨有東南戴二天。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江館對雨

    鳥聲愁雨似秋天,病客思家一向眠。 草館門臨廣州路,夜聞蠻語小江邊。

    王建 唐宋诗
  • 立春

    青帝東來日馭遲,煖煙輕逐曉風吹。 罽袍公子樽前覺,錦帳佳人夢裏知。 雪圃乍開紅菜甲,綵幡新翦綠[楊]絲。 殷勤爲作宜春曲,題向花牋帖繡楣。

    韋莊 唐宋诗
  • 孤寂吟

    時人見余守孤寂,爲言一生無所益。 余則閑吟孤寂章,始知光陰不虛擲。 不棄光陰須努力,此言雖說人不識。 識者同爲一路行,豈可顛墜緣榛棘。 榛棘茫茫何是邊,只爲終朝盡衆喧。 衆喧不覺無涯際,哀哉真實不虛傳。 傳之響之只不聞,猶如燈燭合盂盆。 共知總有光明在,看時未免暗昏昏。 昏昏不覺一生了,斯類塵沙比不少。 直似潭中吞鈎魚,何異空中盪羅鳥。 此患由來實是長,四維上下遠茫茫。 倏忽之間迷病死,塵勞難脫哭愴愴。 愴愴哀怨終無益,只爲將身居痛室。 到此之時悔何及,雲泥未可訪孤寂。 孤寂宇宙窮爲良,長吟高臥一閑堂。 不慮寒風吹落葉,豈愁霜草遍遭霜。 但看松竹歲寒心,四時不變流清音。 春夏暫爲羣木暎,秋冬方見鬱高林。 故知世相有剛柔,何必將心清濁流。 二時麁糖隨緣過,一身遮莫布毛裘。 隨風逐浪住東西,豈愁地迮與天低(此字原寫作「{伭右上爲一}」)。 時人未解將爲錯,余則了然自不迷。 不迷須有不迷心,看時淺淺用時深。 此个真珠若採得,豈同樵夫負黃金。 黃金烹練轉爲真(《宗鏡錄》卷二十引作「新」),明(同前書作「此」)珠含光未示人。 了即毛端滴(《宗鏡錄》作「吞」)巨海,始知大地一微塵。 塵滴存乎未免{僭右下爲心},莫棄這邊留那邊。 直似長空搜鳥跡,始得玄中又更玄。 舉一例諸足可知,何用諵諵說引詞。 只見餓夫來取飽,未聞漿逐渴人死。 多人說道道不行,他家未悟詐頭明。 三寸利刀開曠路,萬株榛棘擁身生。 塵滓茫茫都不知,空將辯口瀉玄微。 此物那堪爲大用,千生萬刦作貧兒。 聊書孤寂事還深,鍾期能聽[伯](白)牙琴。 道者知音指其掌,方貴名爲孤寂吟。

    天然 唐宋诗
  • 異類對詩 一

    天清時雲外,山峻紫微中。 鳥飛隨去影,花落逐搖風。

    無名氏 唐宋诗
  • 句 其五○

    二月春方好。

    釋曉瑩 唐宋诗
  • 和李伯時韻送行七首 其二

    一別丰姿遽六年,相望淮浙限江天。 糟丘聞甚羊腸險,履踐欣如玉色鮮。

    曹勛 唐宋诗
  • 三伏中一雨甦旱

    江漲如三月,天凉似九秋。 遭逢今日雨,安穩一年收。 處處香甕面,村村肥藁頭。 小春前後好,待挂百錢遊。

    鄧深 唐宋诗
  • 對酒

    社醅又借醉顔酡,手挽鄰翁作浩歌。 江月偏能照蓬戶,京塵終不汙漁蓑。 苦吟且復欹吾帽,對弈真當爛汝柯。 回首紛紛俱夢耳,人間何處有天魔。

    陸游 唐宋诗
  • 書二客論呈李君錫學士

    我慕杜挺之,磊落高世談。 又愛王平甫,才雄天馬驂。 二人相議評,最重李淮南。 踒𧿶文館彥,委曲部政諳。 能蘇煑海民,變使供租甘。 雖持使者權,不作自裹蠶。 諄諄無威慠,雍雍激廉貪。 書戒易滿人,縱愚須起慙。

    梅堯臣 唐宋诗
  • 即事 其四

    酷吏人同疾,流民天亦憐。 麥登收兩倍,蠶好得三眠。 况是寬征賦,那憂有俗緣。 眼前百事好,買酒答豐年。

    虞儔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