柳阴庭院杏梢墙。 依旧巫阳。 凤箫已远青楼在,水沈谁、复暖前香。 临镜舞鸾离照,倚筝飞雁辞行。 坠鞭人意自凄凉。 泪眼回肠。 断云残雨当年事,到如今、几处难忘。 两袖晓风花陌,一帘夜月兰堂。
无
其他无
〔宋朝〕 晏几道
柳阴庭院杏梢墙。 依旧巫阳。 凤箫已远青楼在,水沈谁、复暖前香。 临镜舞鸾离照,倚筝飞雁辞行。 坠鞭人意自凄凉。 泪眼回肠。 断云残雨当年事,到如今、几处难忘。 两袖晓风花陌,一帘夜月兰堂。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取妻生子復生男,獨有君家衆所談。 荀氏八龍唯欠一,桓山四鳳已過三。 他時幹蠱聲名著,今日懸弧宴樂酣。 誰道衆賢能繼體,須知箇箇出於藍。
琢珉勝水碧,所貴素且貞。 曾無白圭玷,不作浮磬鳴。 捧來太陽前,一片新冰清。 沈沈風憲地,待爾秋已至。 璞堅難爲功,誰怨晚成器。 比德無磷緇,論交亦如此。
嗢嗢簷霤凝,丁丁窗雨繁。 枕傾筒簟滑,幔颭案燈翻。 喚魘兒難覺,吟詩婢苦煩。 強眠終不著,閑臥暗消魂。
一鶚韋公子,新恩頒郡符。 島夷通荔浦,龍節過蒼梧。 地理金城近,天涯玉樹孤。 聖朝朱紱貴,從此展雄圖。
笑看滄海欲成塵,王母花前別衆真。 千歲却歸天上去,一心珍重世間人。
西望吳王國,雲書鳳字牌。 連江起珠帳,擇地葬金釵。 滿地紅心草,三層碧玉階。 春風無處所,悽恨不勝懷。
羣烏幸胙餘。 (見宋陸游《入蜀記》卷六。 )(〖1〗《入蜀記》卷六頁十一〖《知不足齋叢書》本〗:「祠舊有烏數百,送迎客舟。 自唐夔州刺史李貽孫詩已云羣烏幸胙餘矣。 」〖2〗李貽孫,原作李貽。 李貽孫曾官夔州刺史,《全唐文》卷五四四收其會昌五年撰《夔州都督府記》,《金石錄》卷九著錄會昌五年九月「唐李貽孫《神女廟詩》」。 陸游在述巫山神女祠中景物時引及此句,應即《神女廟詩》之殘句。 )(兩《唐書》無李貽孫傳,今參張忱石所考,補傳如次:李貽孫,字里不詳。 大和初任福建團練副使,會昌五年爲夔州刺史,大中三年任左諫議大夫充宏文館學士,大中五年任福建觀察使。 又曾任金部、司勳員外郎。 約卒于大中六年後。 原列「無考」作者,今移此。 )。
淮海元龍公輩流,何勞老手鎮方州。 雍容行色自登覽,邂逅故人仍倡酬。 眼界早驚雲子熟,官期能爲荔枝留。 臨分莫話中原事,想見家山只夢遊。
尋春送客共留連,雨罷春郊物物妍。 黄抹柳梢初徧後,紫粘花萼未開前。 朋襟自爲交歡悴,醉斝誰能辨聖賢。 猶頼斜陽催跋馬,不然離恨損絲絃。
木匠休愁無酒肉,大家免得落群魔。 但管來年了,應教不動波。 隨心做箇殿,別事莫多羅。 更有一般好,只箇阿彌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