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名自昔犹时鸟,日月何尝避覆盆。 是非都付鬓边蚊。 邂逅风雷终有用,低回囊槛要深蹲。 酒中聊复比乾坤。
无
其他无
〔宋朝〕 李之仪
声名自昔犹时鸟,日月何尝避覆盆。 是非都付鬓边蚊。 邂逅风雷终有用,低回囊槛要深蹲。 酒中聊复比乾坤。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到處逢山便欲登,自疑身作往來僧。 徒行至此三千里,不是有緣應不能。
欲超洞陽界,試鑒丹極表。 赤帝躍火龍,炎官控朱鳥。 導我升絳府,長軀出天杪。 陽靈赫重暉,四達何皎皎。 爲爾流飄風,羣生遂無夭。
永嘉東南盡,□袒《青田志》(作「倚棹」。 )皆可究。 帆引滄海風,舟□(《青田志》作「沿」。 )縉雲溜。 羣瞐何隱磷,萬□(《青田志》作「物」。 )更森秀。 地氣冬轉暄(一作「暝」)瞑(一作暄。 )氛陰改晝。 緬懅謝康樂,□(《青田志》作「伊」,一作「夙」。 )昔兹爲壽(《青田志》作「守」。 )逸興滿雲林,清詞(一作「詩」。 )冠宇宙。 嘗遊石門裏,□□(《青田志》作「勝踐」。 )宛如舊。 峭壁苔蘚濃,懸崖(一作「巖」。 )風雨驟。 巖隈□(《青田志》作「餘」。 )灌莽,□□(《青田志》作「壁畔」。 )空泉甃。 物是人已非,瑶潭淒□□(《青田志》作「懷獨漱」。 )(〖1〗案石刻詩前原署「諸暨縣令郭密之」七字。 〖2〗附《□使永嘉經謝公石門山作》一首〖《全唐詩》題作《永嘉經謝公石門山作》〗:「絕境〖《全唐詩》作「綿境」〗經耳目,未曾〖《全唐詩》、《青田志》並作「嘗」〗曠躋登。 一窺石門險,載〖《全唐詩》作再〗滌心神懵。 洞壑閟金澗,𢽽崖{股/皿}〖《全唐詩》、《青田志》並作「盤」〗石楞。 陰潭下羃羃,秀嶺上層層。 千丈瀑流𠹟〖《全唐詩》、《青田志》並作「蹇」〗,半溪風雨恆〖《全唐詩》作「絙」〗。 興餘志每愜,心遠道自弘〖《青田志》作「宏」〗。 乘軺廣儲佳〖《全唐詩》作「峙」,《青田志》作「偫」〗,祇命愧才能。 輟棹〖《全唐詩》作「櫂」〗周氣象,捫條歷騫崩。 忽如生羽翼,怳若將超〖《全唐詩》作「起」〗騰。 謝客今已矣,我來誰與朋? 」按詩前署「者暨縣令郭密之」七字。 詩末紀「時天寶八載冬仲月勒」九字。 《全唐詩》不記年月。 〖3〗阮元《兩浙金石志》:「右詩刻二種,在青田縣石門洞磨崖。 一《題石門山》,詩及前後題款年月凡十一行:一《永嘉懷古》,詩及題款凡八行,俱正書,徑寸。 嘉慶元年二月,臨海令華氏瑞潢過此摉出之。 按二詩《全唐詩》未載〖望按:《永嘉懷古》《全唐詩》未載,餘一首載在《補遺》卷,阮氏蓋未見耳〗邑志云:郭密之於天寶中令諸暨,建義津橋,築放生湖,溉田二千餘頃,民便之。 舊志止載後《懷古》詩,題作」石門山,而無前詩,未見石刻也。 〖4〗錢大昕《十駕齋養新錄》:「郭密之五言詩二篇,皆刻於青田之石門洞崖壁,前人錄金石者皆未之及。 今芸臺中丞《兩浙金石記》始著之。 詩古淡近選體。 石門尚有徐嶠、張愿詩刻,皆開元天寶間人。 崖石鑱損,唯姓名僅存,詩句莫能辨識矣。 」〖5〗王尚賡雲舫跋:「右石門山唐郭密之詩刻拓本,乃余友芝庭以贈嘉興李金瀾先生者,先生最爲珍秘。 如阮宮保《兩浙金石志》亦載此詩刻。 其《永嘉懷古》詩計缺一十有一字,此拓僅缺二字。 又前詩「偫」,《兩浙金石志》作「仕」,後詩「棹」作「袒」、「守」作「壽」、「宛」作「定」,又《郡志》「伊」作「夙」、「詞」作「詩」、「崖」作「巖」,此拓一一明顯,俱爲核正,可不謂善本乎? 」)(〖6〗雷銑《重修青田縣志》:案前詩八行,行十三字,末行九字。 同治壬戌兵燹後石角斜泐,廑存八十四之。 第二行「𢽽」字。 《金石志》誤作「歌」。 後詩六行,行十七字,末行十五字,尚完好。 〖7〗贊寧《宋高僧傳》卷十七《唐越州焦山大曆寺神邕傳》:「天寶中,本邑郭密之請居法樂寺西坊」云云。 〖8〗馮煦《三修諸暨縣志》:「義津橋,在縣南二里。 放生湖,在安俗鄉,縣東北二里。 」)。
琢句不成添鬢絲,且搘筇杖看雲移。 槐花落盡全林綠,光景渾如初夏時。
天地含光,陰陽化章。 蔬腸清白,棗齒淡黄。 叢林閒去就,雲水老行藏。 百鍊之金柔兮繞指,九試之玉溫兮截肪。 隨身干木,作戲逢場。
七條披向鐘聲上,徧界難藏比丘相。 若以色見音聲求,迦葉師兄是虛妄。
誰道田家樂,春稅秋未足。 里胥扣我門,日夕苦煎促。 盛夏流潦多,白水高於屋。 水既害我菽,蝗又食我粟。 前月詔書來,生齒復板錄。 三丁籍一壯,惡使操弓韣。 州符今又嚴,老吏持鞭朴。 搜索稚與艾,唯存跛無目。 田閭敢怨嗟,父子各悲哭。 南畝焉可事,買箭賣牛犢。 愁氣變久雨,鐺缶空無粥。 盲跛不能耕,死亡在遲速。 我聞誠所慙,徒爾叨君祿。 却詠歸去來,刈薪向深谷。
小犬一何警,日夜吠籬落。 老鷄則不然,平旦方喔喔。 勤惰各其性,於我何厚薄。 糠粞一施之,且復慰寂寞。
洛陽當日鑄銅螭,徒得形模怪且奇。 玉刺口中藏不見,蟲居腹內出無時。 移來建業尚如此,徙在江陵無復茲。 此說流傳真誕妄,便當不信不須疑。
百代公師墓,千年妙應林。 香隨清晝永,山泣晚秋深。 列桂團風露,高松耐古今。 過牆深夜月,觸目倍傷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