碧涧苍崖玉四围。 东君翦水散明玑。 半开桃杏不胜威。 疑是群仙游阆苑,歌云舞蝶斗高飞。 珠幢玉节送人归。
无
其他无
〔宋朝〕 李洪
碧涧苍崖玉四围。 东君翦水散明玑。 半开桃杏不胜威。 疑是群仙游阆苑,歌云舞蝶斗高飞。 珠幢玉节送人归。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竹徑桃源本出塵,松軒茅棟別驚新。 御蹕何須林下駐,山公不是俗中人。
賢人無官死,不親者亦悲。 空令古鬼哭,更得新鄰比。 平生四十年,惟著白布衣。 天子未辟召,地府誰來追。 長安有交友,託孤遽棄移。 塚側誌石短,文字行參差。 無錢買松栽,自生蒿草枝。 在日贈我文,淚流把讀時。 從茲加敬重,深藏恐失遺。
靜景須教靜者尋,清狂何必在山陰。 蠭穿窗紙塵侵硯,鳥鬬庭花露滴琴。 莫笑亂離方解印,猶勝顚蹶未抽簪。 築金總得非名士,況是無人解築金。
分擘山河即漸開,許昌基業已傾頹。 黃金車與斑斕耳,早個須知入讖來。
青蓋作鏡大吉昌,巧工刊之成文章。 左龍右虎辟不祥,朱鳥玄武順於旁,子孫富貴居中央。
白女正當年十六,自誇弱質顏如玉。 常嗟歲月無良媒,晝夜孤單唯獨宿。 爺娘不審他心意,謾說張三並李四。 幾度爲話緫不成,教人羞天復愧地。 忽遇黃婆來扣門,說道金公體性溫,遂將二命問君平。 君平斷言此好婚,不偏不曲合乾坤。 審此因緣甚宜良,至今子孫滿帝鄉。 昔時不因黃婆力,如何得契合陰陽。 (以上皆見《正統道藏》本《大還丹照鑑》)(按:《大還丹照鑑》編者不詳,卷首有後蜀廣政二十五年序,稱「偶因閑暇,採摭仙經,重刪先聖格言,留爲後人軌範,名曰《照鑑登仙集》,總成一卷,分作三十三篇」。 《通志·藝文略》著錄作《大還丹照鑑登仙集》一卷。 知今本書名未完。 此書所收詩以唐的之作爲多。 上錄自《北方歌》以下六篇不題撰人,自《廣成子口訣》以下十篇皆題古聖前哲之名,應皆爲唐人或唐以前人所依託。 謝自然,爲唐德宗貞元時人,事詳《太平廣記》卷六六引《集仙錄》。 然此詩顯爲時人詠其事之作。 與前列諸詩不同,姑錄存於此。 )。
子夜雪華餘,卿家月影初。 酒香薰枕席,爐氣煖軒除。 晚歲宦情薄,行軍歡宴疎。 相逢剩取醉,身外盡空虛。
涓涓流水雨晴初,夾道山花簇綵輿。 千騎不辭迎候遠,物情春意竟何如。
聞說身依蓮社,坐蒙敕賜薌林。 五老與公爲六,何須詩酒棋琴。
天下本無事,吾生行且休。 關心惟酒盞,入眼獨漁舟。 雁過三湘曉,雲開二華秋。 殷勤驛樓柱,小草記曾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