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宋词

〔宋朝〕 赵长卿

灯乍灭。 忽见一天明月。 恰舞霓裳歌未歇。 露寒回绛阙。 羽服明晖玉雪。 笑语轻参环玦。 香泽恼人情不彻。 夜长窗自白。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送友人

    聞說湘川路,年年古木多。 猿啼巫峽夜,月照洞庭波。 窮海人還去,孤城雁與過。 青山不同賞,來往自蹉跎。

    李端 唐宋诗
  • 郡齋有紫薇雙本自朱明接于徂暑其花芳馥數旬猶茂庭宇之內逈無其倫予嘉其美而能久因詩紀述

    晏朝受明命,繼夏走天衢。 逮茲三伏候,息駕萬里途。 省躬既跼蹐,結思多煩紆。 簿領幸無事,宴休誰與娛。 內齋有嘉樹,雙植分庭隅。 綠葉下成幄,紫花紛若鋪。 摛霞晚舒豔,凝露朝垂珠。 炎沴晝方鑠,幽姿閑且都。 夭桃固難匹,芍藥寧爲徒。 懿此時節久,詎同光景驅。 陶甄試一致,品彙乃散殊。 濯質非受彩,無心那奪朱。 粤予負羈縶,留賞益踟躕。 通夕靡云倦,西南山月孤。

    楊於陵 唐宋诗
  • 早發靈芝望九華寄杜員外使君

    戴月早辭三秀館,遲明初識久華峰。 嵯嵯玉劒寒鋩利,褭褭青蓮翠葉重。 奇狀却疑人畫出,嵐光如爲客添濃。 行春若到五溪上,此處褰帷正面逢。

    曹汾 唐宋诗
  • 抒懷

    幾出東堂謝不才,便甘閒望故山迴。 翻思未是離家久,更有人從外國來。

    張蠙 唐宋诗
  • 山居詩二十四首 十

    五嶽煙霞連不斷,三山洞穴去應通。 石窗欹枕疎疎雨,水碓無人浩浩風。 童子念經深竹裏,獼猴拾蝨夕陽中。 因思往事拋心力,六七年來楚水東。

    貫休 唐宋诗
  • 題善權寺石壁

    四周寒暑鎮湖關,三臥漳濱帶病顏。 報國雖當存死節,解龜終得遂生還。 容華漸改心徒壯,志氣無成鬢早斑。 從此使歸林藪去,更將餘奉買南山。 (見海寧吳騫《拜經樓詩話》卷二第十七條。 同治《增修宜興縣壹》卷十《藝文志》亦載之。 )(又見《古今圖書集成·山川典》卷九九《善權洞部》。 )(〖1〗《拜經樓詩話》卷二:「唐李蠙詩世不多見。 宜興善卷二毅題石壁一首曰〖詩畧〗。 蓋蠙太和時嘗見白龍於此,其詩尚有元和遺音。 蠙本名虬,將赴舉,夢名上添一畫成虱字,及寤,曰:『虱者,蠙也。 』乃更名,果登第。 皆可補《全唐紀事》之遺。 」望按:《全唐文》卷七八八收李蠙《請自出俸錢收贖善權寺事奏文》一篇,畧謂「寺在縣南五十里離墨山,是齊時建立。 ……寺內有洞府三所。 號爲乾洞者,石室通明處可坐五百餘人,稍暗處,執炬驗入,不知深淺。 ……洞門直下便臨大水洞,潺湲宛轉,湍瀨實繁,於山腹內漫流入小水洞。 小水洞亦是一石室,室內水泉無底,大旱不竭。 洞門對齋堂廚庫,似非人境。 洞內常有雲氣昇騰,云是龍神所居之處。 臣大和中在此習業。 ……臣懷此冤憤近三十年。 ……今請自出俸錢依元買收贖,訪名僧主持,教化同力,卻造成善權寺。 ……」誠如此文所云,大和中李蠙曾於此習業,三十年後始出俸錢收贖,推其時當在壹宗咸通中。 然則題此詩於寺壁,要亦咸通間事矣。 )。

    李蠙 唐宋诗
  • 懷子兼弟時在寧江赴試 其二

    江晚微收潦,乘流久已歸。 沈郎正多病,水帝有餘威。 鴻雁幾時到,脊鴒相背飛。 題書問行李,東望獨依依。

    晁公遡 唐宋诗
  • 訪周仲覺夜宿南嶺月色粲然曉起路濕聞有夜雨

    夜晴那得曉來泥,纔見金鉦浴紺池。 一陣五更松上雨,元來睡著不曾知。

    楊萬里 唐宋诗
  • 二月十九日度大庾嶺題雲封寺四首 其一

    梅山未到未教休,到得梅山始欲愁。 知道望鄉看不見,也須一步一回頭。

    楊萬里 唐宋诗
  • 上元從主人登尚書省東樓

    閶闔前臨萬歲山,燭龍銜火夜珠還。 高樓迥出星辰裏,曲蓋遥瞻紫翠間。 轣轆車聲碾明月,參差蓮焰競紅顔。 誰教言語如鸚鵡,便著金籠密鎖關。

    梅堯臣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