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立共寒苦,平生同與遊。 相看臨遠水,獨自上孤舟。 天澹滄浪晚,風悲蘭杜秋。 前程吟此景,爲子上高樓。
无
其他无
〔唐朝〕 鄭谷
所立共寒苦,平生同與遊。 相看臨遠水,獨自上孤舟。 天澹滄浪晚,風悲蘭杜秋。 前程吟此景,爲子上高樓。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彼岸聞山鐘,仙舟過苕水。 松門入幽映,石徑趨迤邐。 初月開草堂,遠公方覯止。 忘言在閑夜,凝念得微理。 泠泠功德池,相與滌心耳。
少華類太華,太室似少室。 亞相與丞相,亦復無異質。 渟如月臨水,肅若松照日。 輝影互光澄,陰森兩蔥鬱。 連城鸞鳳分,同氣龜龍出。 併力革夷心,通籌整師律。 英豪願迴席,蠻貊皆屈膝。 中外行分途,寰瀛待清謐。
千里楓林煙雨深,無朝無暮有猨吟。 停橈靜聽曲中意,好是雲山韶濩音。
山嶺千重擁蜀門,成都別是一乾坤。 五丁不鑿金牛路,秦惠何由得併吞。
後園堪寄賞,日日對春風。 客位繁陰下,公牆細柳中。 坐看青嶂遠,心與白雲同。 林暗花煙入,池深遠水通。 井桃新長蘂,欄藥未成叢。 松竹宜禪客,山泉入謝公。 砌香翻芍藥,簷靜倚梧桐。 外慮宜簾卷,忘情與道空。 楚僧招惠遠,蜀客挹楊雄。 便寄柴桑隱,何勞訪剡東。
君不見嶧山高崖斯相蹟,棗木刻模真並失。 又不見深之袖手安國碑,帝悟百牛掀倒石。 秦唐二子皆有聲,何必今人不逾昔。 拙工礪器雕不已,印版傳書差可貴。 方趺圖首效碑影,穿鑿膠黏總紕纇。 鳳山之水生瓊玖,斲磨光澤堅而黝。 文章光艷照千古,玉牒萬金吁可剖。 刊劖四海多名手,何必區區鎸腐朽。
湖水瀰瀰浸綠苔,湖邊衰柳兩三栽。 游魚得意潜還躍,幽鳥多情去復來。
尊者暫離方廣間,神通游戲山水閑。 女郎夙植窺其藩,妙筆寫出尊者顔。 甚知此意大廓落,直與世塵解纏縛。 不須錫飛與盃渡,政恐有僧敲折脚。
陋巷逢春日,生涯亦足誇。 堆錢聚榆莢,積絮撲楊花。 旌旆千行竹,笙歌兩部蛙。 憑誰爲商榷,何似五侯家。
孝友追前輩,雍容具典刑。 人榮老萊服,天隕少微星。 玉潤聯三傑,金籝擅一經。 平生墊巾操,不愧伯恭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