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宋词

〔宋朝〕 马子严

客里伤春浅。 问今年梅蕊,因甚化工不管。 陌上芳尘行处满。 可计天涯近远。 见说道、迷楼左畔。 一似江南先得暖。 向何郎、庭下都寻遍。 辜负了,看花眼。 古来好物难为伴。 只琼花一种,传来仙苑。 独许扬州作珍产。 便胜了、千千万万。 又却待、东风吹绽。 自昔闻名今见面。 数归期、屈指家山晚。 归去说,也稀罕。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白石潭秋霽作

    潭心烟霧破斜暉,殷殷雷聲隔翠微。 崖蹙盤渦翻蜃窟,灘吹白石上漁磯。 陵風舴艋謳啞去,出水鸕鷀薄泊飛。 秋霽更誰同此望,遠鐘時見一僧歸。

    周繇 唐宋诗
  • 衢州別李秀才

    千山紅樹萬山雲,把酒相看日又曛。 一曲離歌兩行淚,更知何地再逢君。

    方干 唐宋诗
  • 硤石山

    此山靄靄通雲煙,峭壁嵯峨勢分綿。 丹水流衍曲如帶,風皺羅紋聽管絃。 鶯啼花開入禪意,擲筆臺前梵唄宣。 遙想當年無遮會,紛紛散落雨花天。 (見《山右金石記》。 )(〖1〗《山右金石記》卷九《硤石山楊夫人摩崖詩刻》條引《鳯臺縣志》:石壁刻『唐天佑丙子歲六月十四日離府,至中旬巡祀到此,登陟硤石山,偶上先師擲筆臺,眺觀景象,爲詩上碣。 弘農郡君夫人述。 』按天佑丙子,晉稱天佑十一年〖望按:丙子,當是晉天祐十三年,公元九一六年〗。 是年,李嗣昭立鐘開元寺以七月十三日,弘農郡君夫人遊硤石山則六月十四日。 考唐制有郡君夫人、公侯伯子夫人,制同一二三四品,似屬嗣昭夫人楊氏。 但嗣昭封隴西郡公,未封弘農,或因弘農華陰以楊氏族望爲稱也。 又考楊氏善蓄財,嗣昭被梁兵圍夾城彌年,楊氏多助其軍用。 子繼韜叛後入京,楊齎銀數十萬驗賂釋其罪。 後與子繼忠家晉陽,餘貲猶鉅萬。 晉高祖起義,貸其殖以賂契丹,後以繼忠爲刺史。 楊氏平生積產,嗣昭三世皆賴。 今復見其石刻筆蹟,直奇婦人也。 )。

    楊氏 唐宋诗
  • 同王十三維哭殷遙

    生理無不盡,念君在中年。 遊道雖未深,舉世莫能賢。 筮仕苦貧賤,爲客少田園。 膏腴不可求,乃在許西偏。 四鄰盡桑柘,咫尺開牆垣。 內艱未及虞,形影隨化遷。 茅茨俯苫蓋,雙殯兩楹間。 時聞孤女號,逈出陌與阡。 慈烏亂飛鳴,猛獸亦以跧。 故人王夫子,靜念無生篇。 哀樂久已絕,聞之將泫然。 太陽蔽空虛,雨雪浮蒼山。 迢遰親靈櫬,顧予悲絕絃。 處順與安時,及此乃空言。

    儲光羲 唐宋诗
  • 緣識 其三○

    愛老及憐貧,逢迎善者親。 道高明似日,民有幾般人。 盛暑觀蚊蚋,窊魚探海津。 閑忙皆自得,冬去後知春。

    宋太宗 唐宋诗
  • 郭從範示及張安國諸公酬唱輒次嚴韻

    登樓乘暇日,喚客共澆愁。 春去花猶發,陰濃雨未休。 和詩真冷澹,得句總風流。 能遣西鄰老,殊無陋巷憂。

    張元幹 唐宋诗
  • 中巖十八詠 止庵

    智者有所說,後生誰究明。 韋編具此眼,時止復時行。

    晁公遡 唐宋诗
  • 紀遊

    古端有奇勝,名巖擬天星。 傳聞輦轂下,往往極口稱。 有爲背馳說,曾不如邱陵。 請君勿誇山,恐非動者情。 請君勿譽水,靜必惡淙琤。 玄酒薄滋味,衆口難調羹。 甲乙獨相囗,馬不同牛耕。 海上有逐臭,寧云爾德馨。 主人何負盜,勢固爲盜憎。 茲山豈求全,乃與人事并。 言言而疑疑,世態犬吠聲。 百聞輸一見,日月中天明。 我綰高要章,往返萬里程。 凜凜民社寄,旦旦朱墨榮。 及茲瓜戍期,作意星巖行。 星巖有佳處,丈人試靜聽。 空洞似容德,不禁魑魅停。 其中百尋泉,澄撓無濁清。 神龍倏兮來,穩穩石榻橫。 忽焉風雲合,霹靂行雷霆。 驅逐百種怪,慄慄心膽驚。 爲山何用高,有此足以名。 提携麴居士,賓從盡豪英。 刻山與題柱,悔罪付兩黥。 男兒須辦此,誰能作蠅營。

    趙廱 唐宋诗
  • 野興二首 其一

    玉門關外何妨死,飯顆山頭不怕窮。 春瓮已成花欲動,了無一事着胸中。

    陸游 唐宋诗
  • 幽居二首 其二

    雨霽雞栖早,風高雁陣斜。 園丁刈霜稻,村女賣秋茶。 缺井磨樵斧,枯桑繫釣槎。 客來那用問,此是放翁家。

    陸游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