娇额尚涂黄。 不久时妆。 十分轻脆奈风霜。 几度细腰寻得蜜,错认蜂房。 东阁久凄凉。 江路悠长。 休将颜色较芬芳。 无奈花间真若伪,赖有幽香。
无
其他无
〔宋朝〕 马子严
娇额尚涂黄。 不久时妆。 十分轻脆奈风霜。 几度细腰寻得蜜,错认蜂房。 东阁久凄凉。 江路悠长。 休将颜色较芬芳。 无奈花间真若伪,赖有幽香。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八月長江去浪平,片帆一道帶風輕。 極目不分天水色,南山南是岳陽城。
騎馬傍閑坊,新衣著雨香。 桃花紅粉醉,柳樹白雲狂。 不覺愁春去,何曾得日長。 牡丹相次發,城裏又須忙。
碧竿微露月玲瓏,謝豹傷心獨叫風。 高處已應聞滴血,山榴一夜幾枝紅。
甘向深村固不材,猶勝摧折傍塵埃。 清宵翫月唯紅葉,永日關門但綠苔。 幽院菊荒同寂寞,野橋僧去獨裴回。 隔籬農叟遙相賀,□□□□膏雨來。
摐金寒野霽,步玉曉山幽。 帝幄期松子,臣廬訪葛侯。 百工徵往夢,七聖扈來遊。 斗柄乘時轉,臺階捧日留。 樹重巖籟合,泉迸水光浮。 石徑喧朝履,璜溪擁釣舟。 恩如犯星夜,歡擬濟河秋。 不學堯年隱,空令傲許由。
石室最高峯,躋攀到此中。 白雲連晚翠,清磬度秋風。 未悟無生理,寧知有想空。 且歸山下寺,更欲問支公。 (見《金石萃編》卷一百五。 )(按詩次軒轅偉詩後,原題曰「同前」,下署「騊駼上」,無官銜。 )。
(原爲長篇連續不斷。 劉復云:「卷殘,抄出者共五十二首。 」現選錄十首。 〖張錫厚《王梵志詩校輯》卷五云與伯三四一八卷爲同一系統的敦煌遺書尚有伯三七二四、斯六○三二、蘇二八五二等三卷。 今即據其所錄校補。 此組詩作者,張錫厚推測亦應爲王梵志,但尚缺明確的證據。 〗)。
獨自心中驟,四面被兵圍。 向前十道捝(張改「稅」,戴、蔣校「挽」,黃校「棁」),背後鐵鎚鎚。 伺命張弓射,苦痛劇刀錐。 使者門前喚,忙怕不容(一作「客」)遲。 倮(張校作「裸」)體逐他走,渾舍共號悲。 宅舍無人護,妻子被人欺。 錢財不關己,莊(郭校「藏」)收永長離。 三魂無倚住,七魄散頭飛。
此日人非昔日人,笛聲空怨趙王倫。 紅殘翠碎花樓下,金谷千年更不春。 見《太平廣記》卷四八九引。 今人汪辟疆《唐人小說》本係據《顧氏文房小說》本校錄,今據以校異文。 (按:《周秦行紀》作者,《太平廣記》署「牛僧孺撰」,後人已證定爲韋瓘作,今從之。 《全唐詩續補遺》卷八將第六首收歸牛僧孺名下,未諦,今重錄之。 )。
過橋忽與平疇對,石路鱗鱗蹴蛇背。 登堂面勢脩竹林,百疊青瑶襯其外。 就中新著小軒奇,湩乳披崖草樹滋。 蒼牙砑然如虎飲,一泓寒碧湛琉璃。 雪花茗盌浮談席,欲去泠然生兩腋。 留詩聊足記歲年,更寫軒題號泉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