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气吹云宝月凉。 园英承露菊花黄。 吾生只合醉为乡。 怅望佳人因共赋,分明佳节是重阳。 酒边犹发少年狂。
无
其他无
〔宋朝〕 韩淲
山气吹云宝月凉。 园英承露菊花黄。 吾生只合醉为乡。 怅望佳人因共赋,分明佳节是重阳。 酒边犹发少年狂。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生涯何事多羈束,賴此登臨暢心目。 郭南郭北無數山,萬井逶迤流水間。 彈琴對酒不知暮,岸幘題詩身自閑。 風聲肅肅鴈飛絕,雲色茫茫欲成雪。 遙思海客天外歸,坐想征人兩頭別。 世情多以風塵隔,泣盡無因畫籌策。 誰知白首窗下人,不接朱門坐中客。 賤亦不足歎,貴亦不足陳。 長卿未遇楊朱泣,蔡澤無媒原憲貧。 如今萬乘方用武,國命天威借貔虎。 窮達皆爲身外名,公侯可廢刀頭取。 君不見漢家邊將在邊庭,白羽三千出井陘。 當風看獵擁珠翠,豈在終年窮一經。
山中思歸樂,盡作思歸鳴。 爾是此山鳥,安得失鄉名。 應緣此山路,自古離人征。 陰愁感和氣,俾爾從此生。 我雖失鄉去,我無失鄉情。 慘舒在方寸,寵辱將何驚。 浮生居大塊,尋丈可寄形。 身安即形樂,豈獨樂咸京。 命者道之本,死者天之平。 安問遠與近,何言殤與彭。 君看趙工部,八十支體輕。 交州二十載,一到長安城。 長安不須臾,復作交州行。 交州又累歲,移鎮廣與荆。 歸朝新天子,濟濟爲上卿。 肌膚無瘴色,飲食康且寧。 長安一晝夜,死者如霣星。 喪車四門出,何關炎瘴縈。 況我三十二,百年未半程。 江陵道塗近,楚俗雲水清。 遐想玉泉寺,久聞峴山亭。 此去盡綿歷,豈無心賞幷。 紅餐日充腹,碧澗朝析酲。 開門待賓客,寄書安弟兄。 閑窮四聲韻,悶閱九部經。 身外皆委順,眼前隨所營。 此意久已定,誰能求苟榮。 所以官甚小,不畏權勢傾。 傾心豈不易,巧詐神之刑。 萬物有本性,況復人性靈。 金埋無土色,玉墜無瓦聲。 劒折有寸利,鏡破有片明。 我可俘爲囚,我可刃爲兵。 我心終不死,金石貫以誠。 此誠患不至,誠至道亦亨。 微哉滿山鳥,呌噪何足聽。
我本南山鳳,豈同凡鳥羣。
□□(《全唐詩》作「曉登」)雲門山,直上壹千尺。 絕頂彌□(《全唐詩》作「孤」。 )聳,盤途幾傾窄。 前對堅裂峯,□□(《全唐詩》作「下臨」。 )削成壁。 陽□(《全唐詩》作「巘」。 )靈芝秀,陰崖仙乳□。 (此句《全唐詩》作「陰崖半天赤」。 )□□□羣山,遠望何所隔。 太陽未出海,曠晃半天赤。 (《全唐詩》無以上四句。 )大壑静不波,渺溟無際碧。 (「碧」,《全唐詩》作「極」。 )是時雪初霽,沍寒冰(《全唐詩》作「水」。 )更積。 恭(《全唐詩》誤作「披」)展送龍儀,寧安服狐白。 □□(《全唐詩》作「沛恩」)惟聖主,祈福在方伯。 三元章醮昇,五域□□(二字《全唐詩》亦闕。 )覿。 帟幕翠微亘,機□(《全唐詩》作「茵」。 )丹洞闢。 □□(《全唐詩》作「祝起」。 )鳴天鼓,拜傳端素冊。 霞間□□□,(《全唐詩》作「朱紱縈」。 )嵐際黃裳襞。 玉□(《全唐詩》作「策」。 )□□(《全唐詩》作「奉誠」)信,□□□(《全唐詩》作「仙佩俟」。 )奔驛。 □(《全唐詩》作「香」。 )氣入岫門,瑞雲出巖石。 至誠必招感,大福旋來格。 空□□□□,(《全唐詩》作「中忽神言」。 )帝壽萬千百。 (見畢沅、阮元撰《山左金石志》卷十二。 )(〖1〗按石刻詩題下有「北海郡太守趙居貞述。 渤海吳□書。 郡人李元莊鐫」等字。 石刻係天寶十一載所立,正書,崖高四尺五寸五分,廣二尺,在益都縣雲門山洞西關帝廟後北壁。 〖2〗此詩序文中所書玄宗尊號,石刻本與《全唐詩》不同。 按《新唐書·玄宗紀》載天寶七載羣臣上尊號曰「開元天寶聖文神武應道皇帝」。 又天寶八載復上尊號曰「開元天地大寶聖文神武應禉皇帝」。 石刻所稱,顯係天寶七載所上尊號,然石刻立於天寶十一載,則當以《全唐詩》取天寶八載所上尊號爲是。 望頗疑作序刊石者緣一時疎忽,誤取七載尊號,而後之錄是刻者知其誤而糾正之,此《全唐詩》據本之所以異於石刻也。 )。
高峰(《天聖廣燈錄》作「嶺」)逢人又脫衣,小蛇雖毒不能爲。 可中井底看(《天聖廣燈錄》作「着」)天近,小是沙彌善大機。 大浪雖高不足知,百年凡木長乾枝。 一鳥南飛却歸北,二人東往却(《天聖廣燈錄》作「復」)還西。
百年拋却任縱橫,隻履西歸表不生。 來往本無常湛寂,心心相印號傳燈。
輕雷入樹驚花魄,白浪浮空漲水脂。
童蒙貴養正,孫弟乃其方。 雞鳴咸盥櫛,問訊謹暄凉。 奉水勤播灑,擁篲周室堂。 進趨極虔恭,退息常端莊。 劬書劇嗜炙,見惡逾探湯。 庸言戒麤誕,時行必安詳。 聖途雖云遠,發軔且勿忙。 十五志于學,及時起高翔。
瀲色嵐光暖更妍,陰晴恰稱養花天。 惱人春事濃於酒,得意莎茵軟勝綿。 欲把風光供翰墨,直須杖屨躡雲烟。 知君已作東山興,緩步何辭十里阡。
玉井蓮花十丈長,如船藕實得分嘗。 碧筩象鼻誰相稱,玉骨冰肌分外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