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宋词

〔宋朝〕 戴复古

赤壁矶头,临皋亭下,扁舟两度经过。 江山如画,风月奈愁何。 三国英雄安在,而今但、一目烟波。 风流处,竹楼无恙,相对有东坡。 登临,还自笑,狂游四海,一向忘家。 算天寒路远,早早归呵。 明日片帆东下,沧洲上、千里芦花。 真堪爱,买鱼沽酒,到处听吴歌。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郊廟歌辭 封泰山樂章 豫和 五

    天道無親,至誠與鄰。 山川遍禮,宮徵維新。 玉帛非盛,聰明會真。 正斯一德,通乎百神。

    張說 唐宋诗
  • 遊果晝二僧院

    何必老林泉,冥心便是禪。 講時開院去,齋後下簾眠。 鏡朗燈分焰,香銷印絕煙。 真乘不可到,雲盡月明天。

    許渾 唐宋诗
  • 秋夕寓居精舍書事

    葉滿苔堦杵滿城,此中多恨恨難平。 疎簷看織蠨蛸網,暗隙愁聽蟋蟀聲。 醉臥欲拋羈客思,夢歸偏動故鄉情。 覺來獨步長廊下,半夜西風吹月明。

    盧汝弼 唐宋诗
  • 詩送玄靜先生赴金壇(題擬)

    紫府煙霞士,玄宗道德師。 心將萬籟合,志與九仙期。 絕俗遺塵境,同人喜濟時。 訪經遊玉洞,敷教入瑤墀。 茅嶺追餘跡,金壇赴遠思。 陰宮春舊記,陽觀飭新祠。 緬想埋雙璧,長懷採五芝。 真靈若可遇,鸞鶴佇來茲。 (詳後。 此首又見《嘉定鎮江志》卷二十)(按:《茅山志》卷二收玄宗賜李玄靜先生勑書二十四通,此詩見第三道勑內。 此勑書全文錄如次:「勑。 廣陵李鍊師,上清品人也。 抗志雲霞,和光代俗。 爲予修福靈跡,將赴金壇,故賦詩寵行,以美其志。 〖詩略〗尊師抱一守中,探微昭遠,能回貞潔,發揮道門。 遂與太和先生啓是仙宗,起予虔奉,崇飭靈跡,廣求真經。 則詩以寵行,物將厚意,永慰歧路,以彰禮賢也。 所謝知。 」又按,據同書同卷所附玄靜先生等表奏,知此詩爲天寶六載九月二十五日作,由高力士宣賜。 )。

    玄宗皇帝李隆基 唐宋诗
  • 遊鴈蕩

    東風驛路馬蹄香,曉起行春到夕陽。 三月鶯啼花柳寺,幾家人住水雲鄉。 名山不用問樵字,清世何須憂廟廊。 且脫[綸巾](輪軒)(從《南雁蕩山志》改)隨洞客,紫簫吹月夜天涼。 (見民國十四年符璋等纂《平陽縣志》卷九五。 題下原注:「舊志。 」)(按:元㺷,《平陽縣志》作「元球」。 《十國春秋》卷八三本傳注云:「按《晉高祖實錄》、《十國紀年》作元球、元珦以罪誅,今從《吳越備史》、《九國志》作元㺷。 」今從其說。 張靖龍云:見周喟《南雁蕩山志》卷七引鄭思恭《崇禎南雁山志》。 又見《乾隆平陽縣志》卷二,題作《游雁蕩山詩》,綸巾作輪軒。 )。

    錢元㺷 唐宋诗
  • 羣物歸大化,六龍頹西荒。 安知浮雲外,日月不運行。

    孟雲卿 唐宋诗
  • 游魚

    游魚川上樂,映藻復依蒲。 須防裁密網,莫獨畏鵜鶘。

    宋祁 唐宋诗
  • 午飯二首 其二

    民窮豐歲或無食,此事昔聞今見之。 吾儕飯飽更念肉,不待人嘲應自知。

    陸游 唐宋诗
  • 秀野以喜無多屋宇幸不礙雲山爲韻賦詩熹伏讀佳作率爾攀和韻劇思慳無復律呂笑覽之餘賜以斤斧幸甚 其九

    端居屏塵慮,萬事付一尊。 客來語世故,舉白當浮君。 超摇謝衆甫,噂沓從諸孫。 何以自怡悅,窗中見秋雲。

    朱熹 唐宋诗
  • 秋陂道中三首 其三

    雨止鳩頻喚,雨來鳩蹔停。 愁懷惟慘慘,望極更冥冥。 鷺舉青林破,牛行白水經。 渾忘峻嶺在,便擬午鐘聽。

    趙蕃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