纱窗春睡朦胧著。 相见尚怀相别恶。 梦随城上角声残,泪逐楼前花片落。 东风不解吹愁却。 明月几番乖后约。 当时惟恐不多情,今日情多无处著。
无
其他无
〔宋朝〕 李子酉
纱窗春睡朦胧著。 相见尚怀相别恶。 梦随城上角声残,泪逐楼前花片落。 东风不解吹愁却。 明月几番乖后约。 当时惟恐不多情,今日情多无处著。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筇杖倚柴關,都城賣卜還。 雨中耕白水,雲外斸青山。 有藥身長健,無機性自閑。 即應生羽翼,華表在人間。
洛陽難理若棼絲,椎破連環定不疑。 鸚鵡休言秦地樂,回頭一顧一相思。
萬事不關心,終朝但苦吟。 久貧慙負債,漸老愛山深。 日月銷天外,帆檣棄海陰。 榮枯應已定,無復繫浮沉。
期君速行樂,不要旋還家。 永日雖無雨,東風自落花。 詩毫黏酒淡,歌袖向人斜。 薄暮忘歸路,垂楊噪亂鵶。
閩越曾爲塞,將軍舊置營。 我歌空感慨,西北望神京。
季子讓社稷,又能聽國風。 寧知千載後,蘋藻冷祠宮。
百度看星月,千回望五更。 自知無夜分,乞顧早天明。 (〖1〗以上五十九首詩,與卷一所著錄的馬雲奇詩一道鈔寫在伯二五五五殘卷上,按其內容和編次,當是一人所寫,可惜這個作者的姓名已不可考知。 從詩的內容看來,這個作者很可能是一位身遭吐蕃拘禁的敦煌使臣。 這些詩所表現的時間和地點,約在唐代宗大曆元年〖七六五〗凉州陷於吐蕃到德宗建)(中二年〖七八一〗敦煌淪陷之間。 作者在冬日從敦煌馬圈口堰出發,出使吐谷渾,經過墨離海,次年夏到青海,却不幸被拘禁,失去了人身自由;又經過臨水,度赤嶺,次白水戍,到達被吐蕃佔據的臨蕃。 他所經歷的時間,正是吐蕃極盛、河隴淪陷,安西、北庭與中原音訊斷絕之時,因此詩中所反映的思想狀況,代表了當時西北邊塞廣大文人士子的心情。 同時,這些詩實際上又是當時河隴地區的紀行詩,詩中所描述的邊塞地區的自然風貌、游牧地帶的典型景物以及被吐蕃攻陷後的邊鎮守捉的荒涼景象,在別的唐人邊塞詩中均不多見,因此,它們無論在歷史,或文學史,或民族文化交流的研究上,都有着不可忽視的寶貴價值。 〖有關伯二五五五殘詩卷,可參看柴劍虹《敦煌唐人詩文選集殘卷〖伯二五五五〗補錄》,見《文學遺產》一九八三年第四期。 〗)。
竹外山前見嫩黄,水沉清漬雪肌香。 應嫌桃李風姿俗,故作尋常淡淡粧。
當年闕下久棲遲,故里歸來萬事非。 訪舊幾人成鬼錄,傷君未老棄親闈。 開樽尚想延賓醉,發廩猶思賑歲饑。 積慶流芳知未艾,會看門戶日光輝。
早辱交情厚,年來事輒同。 自知榮宦拙,甘爲好詩窮。 鳬雁且依水,馬牛還信風。 故應懷李白,但欲老江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