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宋词

〔宋朝〕 林正大

庐山几千仞,屹立并长江。 杨澜左里,洪涛巨浪日舂撞。 风止雪消冰净,相与泊舟登岸,攀磴望空谾。 岩壑响松桧,巨石激流淙。 事幽寻,遗世俗,绝纷痝。 幽花野草香满,时有鹤飞双。 羡子买田筑室,欲使浮岚暖翠,坐卧对轩窗。 我欲为君说,安得笔如杠。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興慶池侍宴應制

    金闕平明宿霧收,瑤池式宴俯清流。 瑞鳳飛來隨帝輦,祥魚出戲躍王舟。 帷齊綠樹當筵密,蓋轉緗荷接岸浮。 如臨竊比微臣懼,若濟叨陪聖主遊。

    蘇瓌 唐宋诗
  • 和微之聽妻彈別鶴操因爲解釋其義依韻加四句

    義重莫若妻,生離不如死。 誓將死同穴,其奈生無子。 商陵追禮教,婦出不能止。 舅姑明旦辭,夫妻中夜起。 起聞雙鶴別,若與人相似。 聽其悲唳聲,亦如不得已。 青田八九月,遼城一萬里。 裴回去住雲,嗚咽東西水。 寫之在琴曲,聽者酸心髓。 況當秋月彈,先入憂人耳。 怨抑掩朱弦,沈吟停玉指。 一聞無兒歎,相念兩如此。 無兒雖薄命,有妻偕老矣。 幸免生別離,猶勝商陵氏。

    白居易 唐宋诗
  • 宿四明山

    黎洲老人命余宿,杳然高頂浮雲平。 下視不知幾千仞,欲曉不曉天雞聲。

    施肩吾 唐宋诗
  • 昔昔鹽二十首 蘼蕪葉復齊

    提筐紅葉下,度日採蘼蕪。 掬翠香盈袖,看花憶故夫。 葉齊誰復見,風暖恨偏孤。 一被春光累,容顏與昔殊。

    趙嘏 唐宋诗
  • 奉和聖製登驪山高頂寓目應制

    仙蹕御層氛,高高積翠分。 巖聲中谷應,天語半空聞。 豐樹連黃葉,函關入紫雲。 聖圖恢宇縣,歌賦小橫汾。

    蘇頲 唐宋诗
  • 韻妙空(句)(妙空,名守納。嗣法於雪峯,卯一,齋住嘉祐禪院,江南李氏三召不起,刺史皇甫繼勳贈之詩云:)

    白面山南靈慶院,卯齋道者雪峯禪。 (《嘉靖池州府志》九)。

    皇甫繼勳 唐宋诗
  • 上清寶鼎詩二首(附存) 二

    人生燭上花,光(乙作「火」)滅巧妍盡。 春風繞樹頭,日與化(戊作「花」)工(丁作「花工」)進。 只(戊作「惟」)知雨露貪,不聞(丁、戊作「念」)零落盡(甲無以上二句)。 我昔(乙、戊作「昔我」)飛骨時,慘見當塗墳。 青松靄朝(丁、戊作「明」)霞,縹緲山(戊作「上」)丁村。 既死明月魄,無復(丁、戊作「彼」)玻璃(乙、戊作「瓈」)魂。 念此一脫灑(戊作「酒」),長嘯祭(甲、乙、戊作「登」)崑崙。 醉著鸞皇(甲、丁、戊作「鳳」)衣,星斗俯可捫。 (見瞿蛻園、朱金城《李白集校注》卷三十《詩文補遺》錄蘇軾書李白詩墨跡。 出校各本,甲本爲趙令畤《侯鯖錄》卷二,乙本指《增修詩話總龜》卷十一引《王直方詩話》,丙本指《全唐詩》卷一八五引《王直方詩話》,丁本指《李白詩校注》據《唐宋詩醇》所錄校語,戊本指《津逮秘書》本《東坡題跋》卷二)(〖1〗《東坡題跋》卷二:「余頃在京師,有道人相訪,風骨甚異,語論不凡,自云常與物外諸公往還,口誦此二篇,云東華上清監清逸真人李太白作也。 」〖2〗《侯鯖錄》卷二:「東坡先生在嶺南,言元祐中有見李白酒肆中誦其近詩云:『朝披夢澤雲,笠釣青茫茫。 』此非世人語也。 少游嘗手錄其全篇,少游敍云:『觀頃在京師,有道人相訪,風骨甚異,語論不凡,自云嘗與物外諸公往還,口誦二篇,云東華上清監清逸真人李白作也。 』」)(〖3〗《王直方詩話》:「元祐八年,東坡帥定武,李方叔、王仲弓別於惠濟,出示南嶽典寶東華李真人像,又出此二詩,曰此李真人作也。 近有人於江上遇之得此,云即李太白也。 」〖4〗《苕溪漁隱叢話前集》卷五引東坡云:「予都下見有人携一紙文書,字則顏魯公也,墨跡如未乾,紙亦新健,其詩曰:『朝披夢澤雲,笠釣青茫茫。 』此語非太白不能道也。 」今按:此詩第二首云:「我昔飛骨時,慘見當塗墳。 」顯然非李白所作。 就前所錄北宋諸家有關獲得此詩的記錄而言,其作者約有以下幾種可能:其一,北宋道士托名李白作;其二,李真人作,後傳成李白作;其三,北宋道士錄唐時遺詩而獻於東坡;其四,東坡自作而僞稱得之於他人,亦如解《八陣圖》而稱少陵託夢之類。 今莫詳孰是。 因此二詩出處甚早,《全唐詩》及今賢補遺已錄存其片斷,故爲補足而附存之。 )。

    李白 唐宋诗
  • 雉膏美景在藂蔭,紅蘂丹跗次第尋。 (見宋楊伯嵒《臆乘》)。

    張演 唐宋诗
  • 次韻邢九思

    百年鼎鼎雜悲歡,老去初依六祖壇。 玄晏不堪長抱病,子真那復更爲官。 山林未必容身得,顔面何宜與世看。 白帝高尋最奇事,共君盟了不應寒。

    陳與義 唐宋诗
  • 晚冬行園

    官舍同山舍,蕭然日杖藜。 饑鷗守冰沼,寒薺犯蔬畦。 霜逼晴空迥,霞牽晚照低。 城鴉棲已定,無事莫驚啼。

    宋祁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