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宋词

〔宋朝〕 黄机

万灶貔貅,便直欲、扫清关洛。 长淮路、夜亭警燧,晓营吹角。 绿鬓将军思饮马,黄头奴子惊闻鹤。 想中原、父老已心知,今非昨。 狂鲵剪,於菟缚。 单于命,春冰薄。 政人人自勇,翘关还槊。 旗帜倚风飞电影,戈铤射月明霜锷。 且莫令、榆柳塞门秋,悲摇落。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江草日日喚愁生,巫峽泠泠非世情。 盤渦鷺浴底心性,獨樹花發自分明。 十年戎馬暗萬國,異域賓客老孤城。 渭水秦山得見否,人經罷病虎縱橫。

    杜甫 唐宋诗
  • 送李兵曹赴河中

    能荷鐘鼎業,不矜紈綺榮。 侯門三事後,儒服一書生。 昔志學文史,立身爲士英。 驪珠難隱耀,臯鶴會長鳴。 休命且隨牒,候時常振纓。 寒蟬思關柳,匹馬向蒲城。 秋日黯將暮,黃河如欲清。 黎人思坐嘯,知子樹佳聲。

    錢起 唐宋诗
  • 同幕中諸公送李侍御歸朝

    昔年專席奉清朝,今日持書即舊僚。 珠履會中簫管思,白雲歸處帝鄉遙。 巴江暮雨連三峽,劍壁危梁上九霄。 歲月不堪相送盡,頹顏更被別離凋。

    武元衡 唐宋诗
  • 題石泉

    殷勤傍石遶泉行,不說何人知我情。 漸恐耳聾兼眼闇,聽泉看石不分明。

    白居易 唐宋诗
  • 村笛

    簫韶九奏韻淒鏘,曲度雖高調不傷。 却見孤村明月夜,一聲牛笛斷人腸。

    韋莊 唐宋诗
  • 和李適荅宋十一入崖口五渡見贈

    聞有獨往客,拂衣捐世心。 結欣薄枉渚,撰念縈舊林。 經亙去崖合,冥緜歸壑深。 琪樹環碧彩,金潭生翠陰。 沿洄弄沙榜,詭仄眺明岑。 夕聞桂裏猿,曉玩松上禽。 雜佩蘊孤袖,瓊敷綴雙襟。 我懷滄州想,懿爾白雲吟。 秉願理方協,存期跡易尋。 茲言庶不負,爲報巖中琴。

    徐彥伯 唐宋诗
  • 行路難二十篇(幷序) 第十四章明三空無性

    君不見諸佛聖人心無礙,爲通道化說三無。 雖說三無實無說,心爲萬境所由居。 正使顛倒造五逆,隨情所作併歸如。 抱檏澄神念無念,亦不分別滅無餘。 所以安心不擇處,了知真俗體非殊。 息慮心空不捨事,名理言行不相扶。 不依六塵心搖動,真如無作順空虛。 無去無來常不住,心神竭盡亦非無。 不壞於身隨一相,不斷貪淫而不居。 若謂無差還自縛,言其體異轉傷軀。 猶如夢幻無真實,本來非有若爲除。 行路難,路難頓爾難料理。 凡夫妄見有差殊,真實凝心無彼此。

    傅翕 唐宋诗
  • 遊董園

    西園可散髮,何必賦遠遊。 地曠多雄風,葉聲無時休。 幸有濟勝具,枯藜支白頭。 平生會心處,未覺身淹留。 散坐青石床,松意淡欲秋。 薄雨青衆卉,深林耿微流。 一凉天地德,物我俱夷猶。 東北方用武,六月事戈矛。 甲裳無乃重,腐儒故多憂。 珍禽叫高樹,且復寄悠悠。

    陳與義 唐宋诗
  • 禪人寫真求贊 其八三

    且道是何面觜,剛地無風浪起。 默默閒自照心,了了倚誰傳髓。 白鷗暮落煙沙秋,寒卧蘆華明月裏。

    釋正覺 唐宋诗
  • 和何倅遊雁蕩

    何侯富詞藻,能賦兼能詩。 百篇輩李白,十稔嗤左思。 搜奇抉靈怪,造化不能私。 每爲山水遊,錦囊隨所之。 雁蕩閟神秀,鬼物潛司巘。 開林發幽隠,肇自興國時。 高巖聳崷崒,列岫森瑰奇。 龍湫神光異,龍鼻靈液滋。 天柱萬仞立,冰簾千丈垂。 羨君沿檄來,暇日遂遍窺。 興隨佳處發,景與高情宜。 留步欣有得,過眼光如遺。 乘寒躡危磴,躋險攀樛枝。 雅有許詢興,心形不知疲。 我漸動拘俗,薄宦方棲遲。 恨君爲此行,不獲相追隨。 平生愛山心,自視如調饑。 尋幽儻有路,初不問險夷。 幾欲老山間,便將雲衲披。 頃幸官是邑,柴車日載馳。 列賢不暫捨,游燕必於斯。 每欲狀奇怪,苦乏幼婦詞。 千巖與萬壑,胸中徒自知。 別來歲月久,况復逢艱危。 茲雖值平時,老大無所施。 今觀君所賦,妙境俱在茲。 慨然想雲壑,應不謂我欺。 會當尋舊遊,重與同襟期。

    吳芾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