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腹诗书,馀事到、穰苴兵法。 新受了、乌公书币,著鞭垂发。 黄纸红旗喧道路,黑风青草空巢穴。 向幼安、宣子顶头行,方奇特。 溪峒事,听侬说。 龚遂外,无长策。 便献俘非勇,纳降非怯。 帐下健儿休尽锐,草间赤子俱求活。 到崆峒、快寄凯歌来,宽离别。
无
其他无
〔宋朝〕 刘克庄
满腹诗书,馀事到、穰苴兵法。 新受了、乌公书币,著鞭垂发。 黄纸红旗喧道路,黑风青草空巢穴。 向幼安、宣子顶头行,方奇特。 溪峒事,听侬说。 龚遂外,无长策。 便献俘非勇,纳降非怯。 帐下健儿休尽锐,草间赤子俱求活。 到崆峒、快寄凯歌来,宽离别。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衮衮利名役,常嗟聚會稀。 有心遊好景,無術駐殘暉。 南陌草爭茂,西園花亂飛。 期君舉杯酒,不醉莫言歸。
誰是惜暮人,相攜送春日。 因君過茗舍,留客開蘭室。 濕苔滑行屐,柔草低藉瑟。 鵲喜語成雙,花狂落非一。 煙濃山焙動,泉破水舂疾。 莫抝挂瓢枝,會移閬書帙。 頗容樵與隱,豈聞禪兼律。 欄竹不求疎,網藤從更密。 池添逸少墨,園雜莊生漆。 景晏枕猶欹,酒醒頭懶櫛。 雲教淡機慮,地可遺名實。 應待御荈青,幽期踏芳出。
海東國主尊台教,遣僧來聽《妙法華》。 歸來香風滿衣裓,講堂日出映朝霞。 (見日本比睿山無量院沙門慈本〖一七九四--一八六八〗在文久二年〖一八六二〗撰《天台霞標》第四篇第一卷。 轉錄自《中國哲學史研究》一九八五年第一期刊日本戶崎哲彥撰《留傳日本的有關陸質的史料及若干考證》。 此篇承束景南先生告知。 )(按:慈本於詩下注云:「此詩未知出於何書。 慈本獲之希烈宿稱鈔書中也。 原本海作汝,妙作於,慈本依義改之。 或曰:此詩載在《禪宗日工集》,又改數字載之《本朝高僧傳》某傳也。 」戶崎氏考證此詩又見於《空華老師日用工夫略集》卷一,第二句作「故遣僧來聽《法華》」。 約在公元一三○○年前後即傳爲陸質詩。 但吳顗等九人送最澄詩,皆爲五言律詩,唯此首爲七言古絕,「因此,該詩疑爲後人假托之作,或以意採錄。 」)。
幽陵胡羯殘中原,列城束手天子奔。 天留巨孽毒梁宋,賊壘環堞如雲屯。 凶波滔天不可遏,塞以束薪何足論。 力憑孤墉阻其怒,不爾薦食無黎元。 堂堂許張勇且仁,指揮羸卒氣愈振。 上書行在論賊勢,想見憤色吞妖氛。 人間貧殘容力避,只有一死由來均。 二公就此得處所,至今日月名爭新。 遺祠突兀岸清洛,英氣凜冽橫穹旻。 尚聞餘蔭福茲土,天假威柄酬忠勤。 布衣尚懸千古淚,肉食宜鑒當年因。 焚香再拜三歎息,九原可作從斯人。
高門餘慶自綿綿,唾手功名不作難。 况是胸中絕畦町,更於筆下富波瀾。 家傳元老謀猷壯,人樂將軍禮數寬。 香火祝公千百壽,姓名高並斗星寒。
船頭月午坐忘歸,不管風鬟露滿衣。 橫玉三聲湖起浪,前山應有鵲驚飛。
何時平地起浮圖,化得冬糧但付厨。 推倒禪牀并拄杖,饑來喫飯看西湖。
不到西湖又兩年,西湖風物故依然。 道旁松檜俱無恙,笑我重來雪滿顛。
帝胄英英秀本支,名駒千里衆難睎。 馳聲小選衣冠地,振職中臺政事機。 禮樂光華持節寵,綸恩獻納賜環歸。 朝廷俊傑如公少,準擬重來伴紫微。
遶澗緣崖入,中間有許平。 更栽桃萬樹,應得避秦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