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宋词

〔宋朝〕 陈德武

飞雨一番,杜宇数声,东君又回。 对花垂粉泪,舟移洛甫,柳眉颦黛,马走章台。 南架海棠,北窗红药,都是当年手自裁。 伤离别,想今朝去也,明日重来。 轩车且莫相催。 待细把衷肠诉此怀。 这画阑六曲,懒和月倚,朱帘十二,不与风开。 青杏园林,朱樱酪酒,争似和羹雪后梅。 那时节,好都将心事,分付多才。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元九以綠絲布白輕褣見寄製成衣服以詩報知

    綠絲文布素輕褣,珍重京華手自封。 貧友遠勞君寄附,病妻親爲我裁縫。 袴花白似秋雲薄,衫色青於春草濃。 欲著却休知不稱,折腰無復舊形容。

    白居易 唐宋诗
  • 春盡日游後湖贈劉起居

    今朝湖上送春歸,萬頃澄波照白髭。

    徐鉉 唐宋诗
  • 遊天竺寺

    水田十里學袈裟,秋殿千金儼釋迦。 遠客偏求月桂子,老人不記石蓮花。 武林山價縣隋日,天竺經文隸漢家。 苔壁媧皇鍊來處,泐中脩竹掃雲霞。 (見《兩浙金石志》卷二。 )(〖1〗石刻詩前原題「大唐杭州刺史盧元輔」九字。 〖2〗阮元《兩浙金石志》:「右刻在下天竺神尼塔下磨崖,文九行,右行,正書,徑二寸。 此詩《全唐詩》未載。 按盧元輔於德宗時自河南縣令除杭州刺史,嘗於武林山作見山亭,見《咸淳臨安志》。 又《胥山碑銘》,元和十年盧元輔文,王遹書,見《輿地碑目》。 此疑元和時刻。 又《陜西通志》云:『盧元輔滑州人,曾爲華州刺史。』 《郎官石柱題名》有金部郎中盧元輔。 白樂天有《盧元輔除杭州刺史制》,中云:『嘗守商都,再領京縣。』 皆其歷官也。 石本『泐中脩竹掃雲霞』,『泐』字係原刻,『脩竹』二字係改鑿。 『大唐』二字亦添補。 《西湖志》作『洞中』,蓋據文理,未見石刻也。」 〖3〗《杭州府志》引《武林石刻記》:「唐盧元輔《遊天竺詩》,縱一尺八寸,橫二尺,正書,字徑二寸。」)。

    盧元輔 唐宋诗
  • 少年行三首 二

    侍獵長楊下,承恩更射飛。 塵生馬影滅,箭落雁行稀。 薄暮隨天仗,聯翩入瑣闈。

    李嶷 唐宋诗
  • 題梧州陳司馬山齋

    南國無霜霰,連年對物華。 青林暗換葉,紅橤亦開花。 春去無山鳥,秋來見海槎。 流芳雖可悅,會自泣長沙。

    孟浩然 唐宋诗
  • 夜賦

    泊舟華容縣,湖水終夜明。 凄然不能寐,左右菰蒲聲。 窮途事多違,勝處亦心驚。 三更螢火鬧,萬里天河橫。 阿瞞狼狽地,山澤空崢嶸。 强弱與興衰,今古莽難評。 腐儒憂平世,况復值甲兵。 終然無寸策,白髮滿頭生。

    陳與義 唐宋诗
  • 寄吳晞遠

    官路聲名二十年,江鄉舊仰貳車賢。 推將事業歸塵外,收得功夫到酒邊。 解榻幾聞招隱士,炷香終日對韋編。 公朝況是登耆哲,早晚蒲輪穩著鞭。

    祖秀實 唐宋诗
  • 苕溪道中

    上苑啼鶯春事休,吳中山水暫淹留。 黄梅時候千門雨,老麥郊墟一望秋。 村熟香醪清入脭,庭存脩竹舊封侯。 數聲牛笛長亭暮,試把羈情問馬周。

    邵棠 唐宋诗
  • 綠綺七詠 其三

    連滄觀下兩軍分,金勒爭馳笑語溫。 綽撥未能防輩棒,飛星時聽過毬門。

    曹勛 唐宋诗
  • 光弼姪得邑西歸賦詩勉之併示光義二首 其二

    得邑寧論小,居官最近民。 中誠儻無倦,同體會相親。 暇日書還讀,清源政自新。 吾兄有遺訓,爾輩足持循。

    張栻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