嗟矍铄翁,对婵娟月,怀汗漫游。 怅江湖幸有,季鹰鲈脍,田园忍负,晏子弧裘。 丹桂开时,青苹渺处,家在三吴天尽头。 庭皋静,又一番叶落,天下皆秋。 少年弓剑边州。 惊转首黄粱还梦不。 叹悠悠千载,关山无恙,滔滔一水,岁月俱流。 镜老菱花,笳悲庐叶,新雁数行人倚楼。 君知否,把眉峰蹙破,岂为身愁。
无
其他无
〔宋朝〕 李曾伯
嗟矍铄翁,对婵娟月,怀汗漫游。 怅江湖幸有,季鹰鲈脍,田园忍负,晏子弧裘。 丹桂开时,青苹渺处,家在三吴天尽头。 庭皋静,又一番叶落,天下皆秋。 少年弓剑边州。 惊转首黄粱还梦不。 叹悠悠千载,关山无恙,滔滔一水,岁月俱流。 镜老菱花,笳悲庐叶,新雁数行人倚楼。 君知否,把眉峰蹙破,岂为身愁。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雨滌煙鋤傴僂賷,紺牙紅甲兩三畦。 藥名却笑桐君少,年紀翻嫌竹祖低。 白石靜敲蒸朮火,清泉閑洗種花泥。 怪來昨日休持鉢,一尺彫胡似掌齊。
嫩煙輕染柳絲黃,句引花枝笑凭牆。 馬上王孫莫回首,好風偏逐羽林郎。
舊說江陵觀,初疑神化來。 空山結雲閣,綺靡隨風回。 奈何任一柱,斯焉容衆材。 奇功非長世,今餘草露臺。
昔日接㒿倒,今我葛巾翻。 宿酒何時醒,形骸不復存。 忽聞有嘉客,躧步出閑門。 桃花春徑滿,誤識武陵源。
昔辭懷後會,今別便終天。 新悲與舊恨,千古閉窮泉。
建陽門外柳千條,斜插鸞篦小錯刀。 紫袖握蟬聲欲絕,紅巾撲蝶勢潛高。 愁眉對照烟江柳,嫩臉初開露井桃。 閑把金釵惱鸚鵡,亂聲啞嘎落輕毛。 (以上《秘殿珠林石渠寶笈續編》。 )(《秘殿珠林石渠寶笈續編》收李郢詩卷,原藏於淳化軒。 卷末有樂全居士、柯九思、陳繹曾、周仁榮、張翥五人附跋。 茲錄前三人跋如次。 )(〖1〗其一:李公嘗出守房陵商州,有善政,以能詩聞諸公間,有文集行於世。 此詩翰墨豪健,自成一家。 宣和六年季夏一日,樂全居士書。 〖原注:張密學諱確,字子固。 〗〖2〗其二:右唐李郢字楚望書七言詩真跡,後有張樂全跋,曾入紹興內府,合縫小璽具存。 詩法清麗,筆意飄撇,自有一種風氣。 僕僅見宣和所收許渾詩稿,精緻亦如之,足以見唐人所尚,流風餘韻,令人興起。 至治初,以佳本定武《蘭亭》易得之,愛玩不能去手。 丹丘柯九思識。 〖3〗其三:唐李楚望端公大中十年七言詩一卷。 楚望以是歲登進士第,其上主司詩云:「閉戶偶多鄉老譽,讀書精得聖人言。 」視「一日看盡長安花」,殆有間矣。 宜其疏於馳競,以藩鎮從事終也。 此紙鳥絲欄絕精緻,字畫有歐柳意。 楚望居餘杭,豈出於故家遺俗之所傳者歟? 泰定元年十月十三日,吳興陳繹曾書。 )。
落日樽前添別思,碧潭灘上荻花秋。 (同前《離別部·餞別》)。
仰山嚙鏃話,擬議都難會。 指擬益後來,言損這邊在。 (《祖堂集》卷十八。 )。
憑高多是偶汍瀾,紅葉何堪照病顔。 萬疊雲山供遠恨,一軒風物送秋寒。 背琴鶴客歸松徑,橫笛牛童卧蓼灘。 獨倚郡樓無限意,夕陽西邁水東邊。
月色初藏桂,年芳漸有梅。 人情欣臘破,天意許春回。 陰雪迎風解,寒澌向日開。 午枰宜試著,卯甕好嘗醅。 寓興題紅葉,乘閒步紫苔。 長吟溪上曲,偏憶洛中才。 絕墨淩崖石,高文拂斗魁。 詩鋒無敢犯,酒戶少能陪。 綠髮裁方鬒,丹心未肯灰。 琴書聊偃仰,魚鳥暫徘徊。 蔚豹雖藏霧,蟠螭已得雷。 只愁騰踏去,相望隔蓬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