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目伤心楼上山。 愁里长眉,别后峨鬟。 暮云低压小阑干。 教问孤鸿,因甚先还。 瘦倚溪桥梅夜寒。 雪欲消时,泪不禁弹。 翦成钗胜待归看。 春在西窗,灯火更阑。
无
其他无
〔宋朝〕 吴文英
远目伤心楼上山。 愁里长眉,别后峨鬟。 暮云低压小阑干。 教问孤鸿,因甚先还。 瘦倚溪桥梅夜寒。 雪欲消时,泪不禁弹。 翦成钗胜待归看。 春在西窗,灯火更阑。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獨坐三臺妙,重陽百越間。 水心觀遠俗,霜氣入秋山。 不棄遺簪舊,寧辭落帽還。 仍聞西上客,咫尺謁天顏。
西風飄一葉,庭前颯已涼。 風池明月水,衰蓮白露房。 其奈江南夜,緜緜自此長。
噪柳鳴槐晚未休,不知何事愛悲秋。 朱門大有長吟處,剛傍愁人又送愁。
相思樹上合歡枝,紫鳳青鸞共羽儀。 腸斷秦臺吹管客,日西春盡到來遲。
隱隱飛橋隔野煙,石磯西畔問漁船。 桃花盡日隨流水,洞在清谿何處邊。
平生願嗣叔庠微,誰識飄零事已非。 霅水遠從雲外隔,澄江獨向月中歸。 煙橫野渡行舟穩,露下衡門步屐稀。 潮夕不通音問杳,故鄉冷落釣魚磯。 (光緒十年刊李詩纂《淳安縣志》卷十五,原署:「周吳黨。 」)。
寄公席[帽](脫)(從《天聖廣燈錄》改)權時脫,蚊子之蟲慚小(《天聖廣燈錄》作「足去」)形。 東海象歸披右服(《天聖廣燈錄》作「石脹」),二處蒙恩總不輕。
暫別揚州十度春,不知光景屬何人。 一帆歸客千條柳,腸斷東風揚子津。
雪髮霜鬚,鯢齒雞膚。 年侵蒲柳,日在桑榆。 用持智之大柄,靜守道之元樞。 而今百草頭邊用,妙得雲門一字俱。
身閒贏得閉齋房,不向塵中染色香。 靜處試尋真面目,光陰非短亦非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