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宋词

〔宋朝〕 汤恢

碧崖倒影,浸一片、寒江如练。 正岸岸柳花,村村修竹,唤醒春风笔砚。 溯水舟轻轻如叶,只消得、溪风一箭。 看水部雄文,太师健笔,月寒波卷。 游倦。 片云孤鹤,江湖都遍。 慨金屋藏妖,绣屏包祸,欲与三郎痛辩。 回首前朝,断魂残照,几度山花崖藓。 无限都付窊尊,漠漠水天远。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寄裴校書

    登高何處見瓊枝,白露黃花自繞籬。 惟有樓中好山色,稻畦殘水入秋池。

    羊士諤 唐宋诗
  • 山陽盧明府以雙鶴寄遺白氏以詩回答因寄和

    緱山雙去羽翰輕,應爲仙家好弟兄。 茅固枕前秋對舞,陸雲溪上夜同鳴。 紫泥封處曾回首,碧落歸時莫問程。 自笑滄江一漁叟,何由似爾到層城。

    趙嘏 唐宋诗
  • 題取經詩

    晉宋齊梁唐代間,高僧求法離長安。 去人成百歸無十,後者安知前者難。 路遠碧天唯冷結,沙河遮日力疲殫。 後賢如未諳斯旨,往往將經容易看。 (《四部叢刊》本宋法雲撰《翻譯名義集》卷七「續補譯師」條引唐義淨三藏詩。 《禪門諸祖師偈頌》卷下之下錄此爲「義淨三藏《誡看經》」。 )(按:《全唐詩》卷七八六收此詩於無名氏卷,注云:「載《翻譯名義集》,云唐義淨三藏作。 」岑仲勉先生《讀全唐詩札記》云:「按義淨詩今收十二函一冊,何不類附而別出於無名氏之下,豈編者未知義淨三藏即義淨歟。 然此詩祇據《翻譯名義集》錄,集又署名義淨三藏,終不得謂曰無名氏也。 」今承斯旨而重錄歸義淨名下。 )。

    義淨 唐宋诗
  • 濃州人爲刺史歌(題從《古謠諺》卷二七)

    可憐地上樓,百姓不知修。 上有清使君,下有清江流。 (見《全唐文》卷六一九戎昱《濃州新城頌序》引)。

    佚名 唐宋诗
  • 小敷谷龍潭祠作

    崖谷歕疾流,地中有雷集。 百泉勢相蕩,巨石皆却立。 跳波沸崢嶸,深處不可挹。 昏爲蛟龍怒,清見雲雨入。 靈怪祟偏祠,廢興自茲邑。 沈淫頃多昧,檐宇遂不葺。 吾聞被明典,盛德惟世及。 生人載山川,血食報原隰。 豈伊駭微險,將以循甿揖。 口飛振呂梁,忠信亦我習。 波流浸已廣,悔吝在所汲。 谿水有清源,褰裳靡沾濕。

    王昌齡 唐宋诗
  • 六日小飲園中光景鮮妍紅梅已拆恍記在果州時偶得絕句

    輕裘駿馬金泉路,黙數新春又九年。 風景不殊人自老,忽驚作夢到臨川。

    陸游 唐宋诗
  • 甲辰人日病中吟六言六首以自嘲 其六

    壯歲喜新節物,老來惜舊年華。 病後都盧不問,家人時換瓶花。

    范成大 唐宋诗
  • 峽山寺竹枝詞五首 其五

    天齊浪自說浯溪,峽與天齊真箇齊。 未必峽山高爾許,看來只恐是天低。

    楊萬里 唐宋诗
  • 送吳司令知金州

    曩時異姓新安王,中興功烈書旗常。 邊兵不敢窺蜀塞,至今恃此爲金湯。 我生久恨在王後,幸識王孫人物秀。 立朝日淺即西還,自詭一州宜試守。 媯墟北望臨咸陽,往事令人多感傷。 清時乘障姑緩带,試問澆瓜兼採桑。 湖上花光濃似酒,紫微惜別同携手。 一杯爲壽謝不能,千里關山漫回首。 春秋鼎盛握虎符,此行善保千金軀。 籌邊熟慮得全策,歸來却獻平戎書。

    王炎 唐宋诗
  • 鑑山主以天聖宣賜行道者五百金裝羅漢青𤮀香爐爲示復用韻

    高林杲杲日欲出,却視諸山雲自入。 道人導我啟圓龕,五百金仙爭突兀。 耀州燒甆樸不巧,獅子座中蓮葉繞。 亂餘得此鎮山靈,莫恨當時賜田少。 世人變滅隨空雲,至人來往繇念根。 長眉下生會有辰,摩挱笑視默與論。

    趙蕃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