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宋词

〔宋朝〕 黄升

百计留春春不住。 褪粉吹香,日日催教去。 心事欲凭莺语诉。 流莺划地无凭据。 绿玉阑干围绮户。 一点柔红,应在深深处。 想倚翠帘吹柳絮。 浅颦惆怅芳期误。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述懷一首

    去年潼關破,妻子隔絕久。 今夏草木長,脫身得西走。 麻鞋見天子,衣袖露兩肘。 朝廷慜生還,親故傷老醜。 涕淚授拾遺,流離主恩厚。 柴門雖得去,未忍即開口。 寄書問三川,不知家在否。 比聞同罹禍,殺戮到雞狗。 山中漏茅屋,誰復依戶牖。 摧頹蒼松根,地冷骨未朽。 幾人全性命,盡室豈相偶。 嶔岑猛虎場,鬱結回我首。 自寄一封書,今已十月後。 反畏消息來,寸心亦何有。 漢運初中興,生平老耽酒。 沈思歡會處,恐作窮獨叟。

    杜甫 唐宋诗
  • 睡覺偶吟

    官初罷後歸來夜,天欲明前睡覺時。 起坐思量更無事,身心安樂復誰知。

    白居易 唐宋诗
  • 夜坐

    天似空江星似波,時時珠露滴圓荷。 平生蹤跡慕真隱,此夕襟懷深自多。 格是厭厭饒酒病,終須的的學漁歌。 無名無位堪休去,猶擬朝衣換釣蓑。

    韓偓 唐宋诗
  • 出雲州書情寄兩敕使

    南風海路連歸思,北雁長天引旅情。 賴有鏘鏘雙鳯伴,莫愁多日住邊亭。 (同前。 )(〖1〗按王孝廉奉渤海國王命使日,日本嵯峨天皇設宴禮之。 孝廉返國,舟覆溺海而死。 嵯峨天皇特頒敕書,追贈榮爵,且致悼念。 嵯峨在位十四年,年號曰弘仁,於唐則爲憲宗元和五年至穆宗長慶三年也。 敕文附後。 〖2〗《日本後紀》二十四日本嵯峨天皇《贈渤海使王孝廉正三位敕書》云:「惜往飾終,事茂舊範,褒忠錄績,義存先彝。 故渤海國使從三位王孝廉,闕庭修聘,滄溟迴艫,復命未申,昊蒼不憖。 寔雖有命在天,薤露難駐,而銜恨使命,不得更歸。 朕痛於懷,加贈榮爵,死而有靈,應業泉扃。 宜可正三位。 」〖3〗又日僧空海有《傷渤海國大使王孝廉中途物故》詩句,日人阪上今繼有《和渤海大使見寄之作》,可以參閱。 詩附於次。 )(〖4〗空海《傷渤海國大使王孝廉中途物故》:一面新交不忍聽,況乎鄉國〖一作「園」〗故園〖一作「國」〗情。 〖見金毓黻撰《渤海國志長編》卷十八引《高野大師廣傳》下〗〖5〗阪上今繼《和渤海大使見寄之作》:賓亭寂寞對青溪,處處登旅念悽。 萬里雲邊辭國遠,三春煙裏望卿〖蔣禮鴻及陳九思同志並謂當是「鄉」之形誤。 〗迷。 長天去雁催歸思,函谷來鶯助客啼。 一面相逢如舊識,交情自與古人齊。 〖見金毓黻撰《渤海國志長編》卷十八引《文華秀麗集》上〗)。

    王孝廉 唐宋诗
  • 青峰詩

    野人不相識,偶坐爲林泉。 莫漫愁沽酒,囊中自有錢。 迴瞻林下路,已在翠微間。 時見雲林外,青峰一點圓。 (見宋岳珂《寶真齋法書贊》卷八。 )(按:原帖爲草書八行。 詩末有云:「近見崔法曹此詩,愛之不覺下筆也。 」岳珂跋云:「右唐無名人青峰詩帖真跡一卷。 帖亦與《奉禮》、《不倦》二帖相似,意皆出於習書之勤者,有小璽表焉。 」同卷跋《奉禮帖》,謂有貞觀初年風度。 )。

    無名氏 唐宋诗
  • 次韵周子直四首 其四

    淵明門謾設,仲蔚徑才通。 用世慙無術,哦詩喜有功。 舊廬群盜裏,北闕戰塵中。 塞路多豺虎,吾生信自窮。

    張嵲 唐宋诗
  • 十八坊詩 興儒

    刀笠燒畬俗,舟航撇旋鄉。 五經誰教子,儒術破天荒。

    王十朋 唐宋诗
  • 秋日憶次張弟

    秋風吹落葉,獨客異鄉心。 生計憐吾拙,窮愁念汝深。 面經三載隔,老惜二毛侵。 飄泊南飛雁,何時返故林。

    郭知虔 唐宋诗
  • 醉中懷眉山舊逰

    勁酒少和氣,哀歌無歡情。 故鄉不敢思,登高望錦城。 錦城那得去,彷彿蟆頤路。 遙知尊前人,指我題詩處。 我雖流落夜郎天,遇酒能狂似少年。 想見東郊携手日,海棠如雪柳飛綿。

    陸游 唐宋诗
  • 舟過城門村清曉雨止日出 其四

    行人都上半山青,記得前朝傍險行。 左右回身看不徹,兩邊已失一灘聲。

    楊萬里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