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宋词

〔宋朝〕 陈允平

窄索楼儿傍水。 渐秋到、渔村橘里。 薄幸江南倦游子。 恣轻狂,恋高阳,歌酒市。 独自帘儿底。 香罗带、翠闲金坠。 为恼情怀怕拈起。 对西风,搵啼红,印窗纸。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郊廟歌辭 周宗廟樂舞辭 咸順

    萬舞咸列,三階克清。 貫珠一倡,擊石九成。 盈觴雖酌,靈坐無形。 永懷我祖,達其孝誠。

    不詳 唐宋诗
  • 吐綬鳥詞

    越山有鳥翔寥廓,嗉中天綬光若若。 越人偶見而奇之,因名吐綬江南知。 四明天姥神仙地,朱鳥星精鍾異氣。 赤玉彫成彪炳毛,紅綃翦出玲瓏翅。 湖煙始開山日高,迎風吐綬盤花絛。 臨波似染瑯琊草,映葉疑開阿母桃。 花紅草綠人間事,未若靈禽自然貴。 鶴吐明珠暫報恩,鵲銜金印空爲瑞。 春和秋霽野花開,翫景尋芳處處來。 翠幕雕籠非所慕,珠丸柘彈莫相猜。 棲月啼煙凌縹緲,高林先見金霞曉。 三山仙路寄遙情,刷羽揚翹欲上征。 不學碧雞依井絡,願隨青鳥向層城。 太液池中有黃鵠,憐君長向高枝宿。 如何一借羊角風,來聽簫韶九成曲。

    劉禹錫 唐宋诗
  • 翫止水

    動者樂流水,靜者樂止水。 利物不如流,鑒形不如止。 淒清早霜降,淅瀝微風起。 中面紅葉開,四隅綠萍委。 廣狹八九丈,灣環有涯涘。 淺深三四尺,洞徹無表裏。 淨分鶴翹足,澄見魚掉尾。 迎眸洗眼塵,隔胷蕩心滓。 定將禪不別,明與誠相似。 清能律貪夫,淡可交君子。 豈唯空狎翫,亦取相倫擬。 欲識靜者心,心源只如此。

    白居易 唐宋诗
  • 宴散

    小宴追涼散,平橋步月回。 笙歌歸院落,燈火下樓臺。 殘暑蟬催盡,新秋雁帶來。 將何迎睡興,臨臥舉殘桮。

    白居易 唐宋诗
  • 方響

    數條秋水挂琅玕,玉手丁當怕夜寒。 曲盡連敲三四下,恐驚珠淚落金盤。

    杜牧 唐宋诗
  • 新安殷明府家樂方響

    葛溪鐵片梨園調,耳底丁東十六聲。 彭澤主人憐妙樂,玉杯春暖許同傾。

    方干 唐宋诗
  • 送道友歸天台

    蘚濃苔濕冷層層,珍重先生獨去登。 氣養三田傳未得,藥非八石許還曾。 雲根應狎玉斧子,月逕多尋銀地僧。 太守苦留終不住,可憐江上去騰騰。

    貫休 唐宋诗
  • 偈頌九首 其三

    雲山偶爾遭攧,臂痛不可勝言。 府教揮金辦供,殷勤咨請談禪。 禪禪,不在拈槌豎拂,亦非作用周旋。 不在揚眉瞬目,亦非文字語言。 祇據現成公案,自然七方八圓。 在雲門得之,則曰一句三句。 在法眼得之,則曰惟心法門。 在溈仰得之,則曰父慈子孝。 在臨濟得之,則曰三要三玄。 在曹洞得之,則有偏正回互。 在天下老和尚得之,則有問答機緣。 在雲山得之,則全提正令於人天之上。 在府教學士得之,則致吾君於堯舜之前。 在現前大眾得之,則隨宜應用。 在太孺人黄氏得之,則生於忉利諸天。 禪禪,綿綿密密,密密綿綿。 渡水胡僧無膝褲,東村王老屋頭穿。 拈來一一中的,不妨似箭離絃。 脫或躊躇擬議,迢迢十萬八千。

    釋玿 唐宋诗
  • 見張運使郎中 其二

    野鶴摩雲萬里心,一枝聊復寄高林。 愁邊舉目江山異,客裏登樓歲月深。 長鋏誓爲知己用,短檠空伴讀書吟。 龍門不拒通家子,應許來聽正始音。

    周麟之 唐宋诗
  • 送下第親舊

    花開風雨惡,坐見紛紛落。 明日結子時,又復有脫萼。 莫嗟樹漸老,樹老子亦著。 共愛西枝繁,不數東枝弱。 他年會有春,却看西枝薄。

    梅堯臣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