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宋词

〔宋朝〕 何梦桂

倚窗闲嗅梅花,霜风入袖寒初透。 吾年如此,年年十月,见梅如旧。 白发青衫,苍头玄鹤,花前尊酒。 问梅花与我,是谁瘦绝,正风雨、年时候。 不怕参横月落,怕人生、芳盟难又。 高楼何处,寒英吹落,玉龙休奏。 前日花魁,后来羹鼎,总归严岫。 但逋仙流落,诗香留与,孤山同寿。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天寶題壁

    五十餘年別,伶俜道不行。 却來書處在,惆悵似前生。

    顧況 唐宋诗
  • 思君吟寄□□生

    我思君兮河之壖,我爲河中之泉,君爲河中之青天。 天青青,泉泠泠。 泉含青天天隔泉,我思君兮心亦然。 心亦然,此心復在天之側。 我心爲風兮淅淅,君身爲雲兮羃羃。 此風引此雲兮雲不來,此風此雲兮何悠哉,與我身心雙裴回。

    盧仝 唐宋诗
  • 截樹

    種樹當前軒,樹高柯葉繁。 惜哉遠山色,隱此蒙籠間。 一朝持斧斤,手自截其端。 萬葉落頭上,千峰來面前。 忽似決雲霧,豁達覩青天。 又如所念人,久別一款顏。 始有清風至,稍見飛鳥還。 開懷東南望,目遠心遼然。 人各有偏好,物莫能兩全。 豈不愛柔條,不如見青山。

    白居易 唐宋诗
  • 初上船留寄

    烟水本好尚,親交何慘悽。 況爲珠履客,即泊錦帆堤。 沙鴈同船去,田鵶遶岸啼。 此時還有味,必臥日從西。

    杜牧 唐宋诗
  • 楚世家

    偏信由來惑是非,一言邪佞脫危機。 張儀重入懷王手,駟馬安車却放歸。

    唐彥謙 唐宋诗
  • 贈宋校書

    曾伴元戎獵,寒來夢北軍。 閑身不計日,病鶴放歸[雲]。 石上鋪碁勢,船中賭酒分。 長言買天姥,高臥謝人羣。

    李洞 唐宋诗
  • 題麥積山天堂

    躡盡懸空萬仞梯,等閑身共白雲齊。 簷前下視羣山小,堂上平分落日低。 絕頂路危人少到,古巖松健鶴頻棲。 天邊爲要留名姓,拂石殷勤身自題。

    王仁裕 唐宋诗
  • 一鉢歌

    阿剌剌,鬧聒聒,總是悠悠造末撻。 (「阿」,《大正藏》本《景德傳燈錄》〖以下簡稱「一作」〗卷三十作「遏」。 「末撻」,一作「抹㒓」)如饑喫監加得渴,枉却一生頭戛戛。 (「戛戛」,一作「枿枿」。 )究竟不能知本末,(「本末」,一作「始末」。 )拋却死屍何處脫。 閑事到頭須結撮,火落身上當頭撥。 (「頭」,一作「須」。 )莫待臨時叫菩薩,大丈夫兒須豁豁。 (「大丈夫兒」,一作「丈夫語話」。 )莫學癡人受摩捋,也繫裏,也擺撥,(「也繫裏」二句,一作「趁時結裏學擺撥」。 )也學柔和也粗糲,亦解剃頭亦披褐,(「亦解」句,一作「也剃頭,也披褐」。 )也學凡夫作生活。 直言向君君未達,(「直言」,一作「直語」。 )更作長歌歌一鉢。 多中少,少中多,(「多中少」二句,一作「一鉢歌,多中一,一中多」。 )莫笑野人一鉢歌,緣持此鉢度婆娑。 (「一鉢歌」,一作「歌一鉢」。 「緣持此鉢」,一作「曾將一鉢」。 )青天寥寥月初上,此時境空含萬象。 (「境空」,一作「影空」。 )幾處浮生自是非,一源清潔無來往。 (「清潔」,一作「清淨」。 )莫謾將心學水泡,百毛流火無事交。 (「莫謾」二句,一作「更莫將心造水泡,百毛流血是誰教」。 )不如靜坐真如地,頭上從他鵲作巢。 (「頭」,一作「頂」。 )萬代金輪聖王子,只這真如靈覺是。 菩提樹下度衆生,度盡生不生死。 真丈夫,(「真丈夫」,一作「不生不死真丈夫」。 )無形無相大毘盧。 塵勞滅盡真如在,一顆圓明無價珠。 眼不見,耳不聞,無見無聞無不聞。 (「無見」句,一作「不見不聞真見聞」。 )從來一鉢無言說,(「一鉢」,一作「一句」。 )今日千言强爲分。 强爲分,須諦聽,人人總有真如性。 (「總」,一作「盡」。 )恰似黃金在鑛中,鍊去金砂金體淨。 (「金砂」,一作「鍊來」。 )真是妄,妄是真,爲求真妄更無人。 (「爲求」,一作「若除」。 )將心不用生煩惱,(「將心不用」,一作「真心莫謾」。 )衣食隨時養色身。 好也著,惡也著,一切不貪無染著。 (「惡」,一作「弱」。 「不貪」,一作「無心」。 )亦無惡,亦無好,一際坦然平等道。 (「一」,一作「二」。 )粗亦飡,莫學凡夫相上看。 (「看」,一作「觀」。 )亦無粗,亦無細,(「亦」,一作「也」。 )上方香積無根蒂。 坐亦行,行亦坐,坐死樹是菩提果。 (坐」,一作「生」。 一本此下多「亦無坐,亦無行,無生何用覓無生。 生亦得,死亦得,處處當來見彌勒」六句。 )亦無生,亦無死,三世如來總如此。 離即著,著即離,實相門中無實義。 (「即」,一作「則」。 「實相」,一作「幻化」。 )不可離,不可著,何處更求治病藥。 (「不」,一作「無」。 「治」,一作「無」。 )語時默,默時語,語默尋蹤無定所。 (「尋蹤」,一作「縱橫」。 「定」,一作「處」。 )亦無語,亦無默,莫喚東西作南北。 嗔時喜,喜時嗔,(「時」,一作「即」。 )我自降魔轉法輪。 亦無嗔,亦無喜,水不離波波是水。 (「是」,一作「即」。 )慳時捨,捨時慳,不離內外與中間。 (「與」,一作「及」。 )亦無慳,亦無捨,寂寂寥寥無可把。 苦時樂,樂時苦,只箇修行斷門戶。 (「箇」,一作「遮」。 )亦無苦,亦無樂,本來自性無纏縛。 (「本來自在無繩索」。 )垢即淨,淨即垢,兩邊惡境無關於後。 (「惡境」,一作「畢竟」。 )亦無垢,亦無淨,大千同一真如性。 藥是病,病是藥,到頭兩事渾捻(一作「忘」)却。 (「渾」,一作「須」。 )亦無藥,亦無病。 正是真如靈覺性。 魔是佛。 佛是魔,如影隨形水上波。 (「是」,一作「作」。 「如影隨形」,一作「鏡裏尋形」。 )亦無魔,亦無佛,三界比來無一物。 (「三界比來」,一作「三世本來」。 )凡即聖,聖即凡,色裏膠清水裏鹹。 亦無凡,亦無聖,萬行掃除無一行。 (「掃除」,一作「總持」。 )真中假,假中真,自是凡起惡塵。 (「惡」,一作「妄」。 )亦無真,亦無假,若不呼時誰應者。 (「若不」句,一作「若不喚時何應諾」。 )本無姓,本無名,(「本無姓」,一作「本來無姓」。 )只麼騰騰信脚行。 有時市鄽(一作「井」)幷屠肆,一葉蓮花火上生。 (「一葉蓮花」,一作「一朶紅蓮」。 )也曾策杖遊京洛,身似浮雲無住著。 (「住」,一作「定」。 )究竟從來是寄居,他方處處無纏縛。 (「究竟」二句,一作「幻化由來似寄居,他家觸處更清虛」。 )若覓戒,三毒藥病何時瘥;(「藥病何」,一作「瘡痍幾」。 )若覓禪,我自縱橫大可憐。 不是狂,不是顛,在世間中出世間。 (「我自」四句,一作「我自縱橫汩碖眠。 大可憐,不是顛,世間出世天中天」。 )時人不會此中意,打著南邊與北邊。 (「與」,一作「動」。 )若覓法,雞足山頭問迦葉。 見說傳衣在彼中,無心不用求某甲。 (「見說」二句,一作「大士持衣在此中,本來不用求專甲。 若覓經,法性真源無可聽。 若覓律,窮子不須教走出」,凡六匔。 )若覓修,八萬浮圖何處求。 只知黃葉上啼哭,(「上」,一作「止」。 )不覺黑雲遮日頭。 莫怪狂言無次第,篩羅漸入粗中細。 只這粗中細。 只這粗中細也無,即是圓明真實諦。 亦無真,但有名聞即是塵。 (「亦無真」,一作「真實諦,本非真」。 「有」,一作「是」。 )若向塵中解真實,便是當來出世人。 (「當來」,一作「堂堂」。 )無造作,獨行獨坐空索索。 (「無造作」,一作「出世人,莫造作」。 「坐」,一作「步」。 )無湼槃,(「無湼槃」,一作「無生無死無湼槃」。 )本來生死不相干。 直須省,(「直須省」,一作「無是非,無動靜」。 )莫謾將身入空井。 無去也無來,明鏡掛高臺。 (「無去」二句,一作「無善惡,無去來,亦無明鏡掛高臺」。 )儂家見解只如此,不用將心算劫灰。 (「儂家」,一作「山僧」。 「不用」句,一作「不信從他造劫灰」。 )(以上《鑑誡錄》十《高僧諭》)。

    一鉢和尚 唐宋诗
  • 閿鄉送上官秀才歸關西別業

    風塵奈汝何,終日獨波波。 親老無官養,家貧在外多。 醉眼輕白髮,春夢渡黃河。 相去關城近,何時更肯過。

    岑參 唐宋诗
  • 瀑布泉

    鮫人對泣號且呼,灑落瀛洲萬斛珠。 海神知貴不敢受,天池瀉下扶焦枯。 初疑素霓隨銀漢,盡似明月投氷壺。 廬山瀑布幾千丈,較此不可分錙銖。 膠西先生春睡足,喜見晴光漱寒玉。 武陵迷路初不知,錯認松風響岩谷。 金波滿泛琉璃鍾,長揖雲峯謝拘束。 更約青蓮社裏人,同向蒼崖結茆屋。

    鄧仁憲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