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宋词

〔宋朝〕 蒲寿宬

琉璃为地水精天。 一叶渔舟浪满颠。 风肃肃,露娟娟。 家在芦花何处边。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郊廟歌辭 祭汾陰樂章 太簇角

    坤元載物,陽樂發生。 播殖資始,品彙咸亨。 列俎棋布,方壇砥平。 神歆禋祀,后德惟明。

    盧從愿 唐宋诗
  • 東平別前衛縣李寀少府

    黃鳥翩翩楊柳垂,春風送客使人悲。 怨別自驚千里外,論交却憶十年時。 雲開汶水孤帆遠,路繞梁山匹馬遲。 此地從來可乘興,留君不住益淒其。

    高適 唐宋诗
  • 夜意

    簾垂幕半卷,枕冷被仍香。 如何爲相憶,魂夢過瀟湘。

    李商隱 唐宋诗
  • 奉和魯望樵人十詠 樵家

    空山最深處,太古兩三家。 雲蘿共夙世,猨鳥同生涯。 衣服濯春泉,盤餐烹野花。 居茲老復老,不解歎年華。

    皮日休 唐宋诗
  • 銅雀臺

    嬌愛更何日,高臺空數層。 含啼映雙袖,不忍看西陵。 漳河東流無復來,百花輦路爲蒼苔。 [青]樓月夜長寂寞,碧雲日暮空徘徊。 君不見鄴中萬事非昔時,古人不在今人悲。 春風不逐君王去,草色年年舊宮路。 宮中歌舞已浮雲,空指行人往來處。

    劉長卿 唐宋诗
  • 雨望

    寒望暮雨來,隠見田中路。 紛紛黄雀起,冉冉行人度。 長林相蔽虧,連岡莽迴互。 莫作異鄉悲,百年均暫寓。

    李處權 唐宋诗
  • 劉侍郎見和再用韵

    大方廣佛三身具,境號華嚴普賢住。 三千浄土毛孔吞,百億化身塵剎赴。 底事眉山迹偏顯,端由象法時將暮。 三乘不起正信心,一線頓開方便路。 將欲神變驚凡目,故歛光芒歸窘步。 示現雖同人異見,開遮未判誰無懼。 臂力遥擎妙喜來,頂光近攝清凉互。 我來親睹未曾有,方審傳聞元不誤。 陽春正值風日好,陰雨不逢雷雹怒。 入夢惟憂神鬼知,乘危暗有龍天護。 招提問路方上征,世界當空已先布。 千林寂歷鳥聲少,萬嶺奔騰雲氣聚。 高峰初到甫休歇,圓相俄驚成指顧。 一壺恍入物外天,五里知非世間霧。 感通咫尺捷影響,變滅須臾嗟電露。 公居福地寶巖對,身享耆年仙籍附。 兩禁高辭法從班,一燈久續禪宗炷。 正始餘風獨後凋,建安逸駕爭先騖。 忽聆酬唱便隨喜,要與見聞俱得度。 願公且見宰官身,一宅常與軒冕寓。

    王之望 唐宋诗
  • 早自偏門入城晚出南堰門以歸

    早從偏門入,暮從南堰歸。 鮑郎山前路,空翠浮烟霏。 秋令忽已深,病骨頻添衣。 向來慕功名,常恐斯心違。 乃今知其難,崦嵫迫殘暉。 伯鸞與幼安,尚友或庶幾。 到家亦既夕,青燈耿窗扉。 且復取書讀,父子窮相依。

    陸游 唐宋诗
  • 金陵三首 其二

    金陵逢曉雪,撩亂逗雲來。 已失烏衣巷,還成白玉臺。 山盤猶隠見,江轉似昭回。 一聽高樓笛,依稀認落梅。

    梅堯臣 唐宋诗
  • 大司成顔幾聖率同舍招游裴園泛舟繞孤山賞荷花晚泊玉壺得十絕句 其一○

    游盡西湖賞盡蓮,玉壺落日泊樓船。 莫嫌當處荷花少,剩展湖光幾鏡天。

    楊萬里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