魏紫姚黄。 属吟翁管领,曾醉春觞。 盟寒钗凤股,灰冷宝猊香。 前事远,此心凉。 去也棹沧浪。 把年时、芳情付与,鸳颈交相。 灯前吊影成双。 叹星星丝鬓,老矣潘郎。 愁偏欺客枕,样不入时妆。 尘面目,铁心肠。 归隐又何妨。 小滩头、曲竿直钓,谁识严光。
无
其他无
〔宋朝〕 赵必□
魏紫姚黄。 属吟翁管领,曾醉春觞。 盟寒钗凤股,灰冷宝猊香。 前事远,此心凉。 去也棹沧浪。 把年时、芳情付与,鸳颈交相。 灯前吊影成双。 叹星星丝鬓,老矣潘郎。 愁偏欺客枕,样不入时妆。 尘面目,铁心肠。 归隐又何妨。 小滩头、曲竿直钓,谁识严光。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坎澤祠容備舉,坤壇祭典爰申。 靈睠遙行祕躅,嘉貺荐委殊珍。 肅禮恭禋載展,翹襟邈志逾殷。 方期交際懸應。
容州詩句在褒城,幾度經過眼暫明。 今日重看滿衫淚,可憐名字已前生。
華清別館閉黃昏,碧草悠悠內廄門。 自是明時不巡幸,至今青海有龍孫。
吾聞池中魚,不識海水深。 吾聞桑下女,不識華堂陰。 貧窗苦機杼,富家鳴杵砧。 天與雙明眸,只教識蒿簪。 徒惜越娃貌,亦蘊韓娥音。 珠玉不到眼,遂無奢侈心。 豈知趙飛燕,滿髻釵黃金。
落盡春紅始著花,花時比屋事豪奢。 買栽池館恐無地,看到子孫能幾家。 門倚長衢攢繡轂,幄籠輕日護香霞。 歌鐘滿座爭歡賞,肯信流年鬢有華。
秋雨五更頭,桐竹鳴騷屑。 却似殘春間,斷送花時節。 空樓雁一聲,遠屏燈半滅。 繡被擁嬌寒,眉山正愁絕。
危欄壓溪溪澹碧,翠褭紅飄鶯寂寂。 此日長亭愴別離,座中忽遇吹蘆客。 雙攘輕袖當高軒,含商吐羽凌非煙。 初疑一百尺瀑布,八九月落香爐巔。 又似鮫人爲客罷,迸淚成珠玉盤瀉。 碧珊瑚碎震澤中,金鋃鐺撼龜山下。 鏗訇揭調初驚人,幽咽細聲還感神。 紫鳳將雛叫山月,玄兔喪子啼江春。 咨嗟長史出人藝,如何值此艱難際。 可中長似承平基,肯將此爲閑人吹。 不是東城射雉處,即應南苑鬬雞時。 白櫻桃熟每先賞,紅芍藥開長有詩。 賣珠曾被武皇問,薰香不怕賈公知。 今來流落一何苦,江南江北九寒暑。 翠華猶在橐泉中,一曲梁州淚如雨。 長史長史聽我語,從來藝絕多失所。 羅君贈君兩首詩,半是悲君半自悲。
寺北聞湘浪,窗南見嶽雲。 自然高日用,何要出人羣。 瓦滴殘松雨,香爐匝印文。 近年精易道,疑者曉紛紛。
九燈傳像法,七夜會龍華。 月靜金田廣,幡搖銀漢斜。 香壇分地位,寶印辨根牙。 試問因緣者,清溪無數沙。 (《剡錄》卷八)。
馬融方直校,閱檢復持鉛。 素業高風繼,青春壯思全。 論文多在夜,宿寺不虛年。 自署區中職,同荒郭外田。 山鄰三徑絕,野意八行傳。 煮玉矜新法,留符識舊仙。 涵苔溪溜淺,搖浪竹橋懸。 複洞潛棲燕,疏楊半翳蟬。 詠歌雖有和,雲錦獨成妍。 應以馮唐老,相譏示此篇。 (見江標影宋書棚本《李端詩集》卷三)(按:《全唐詩》卷二八六以此詩爲李端詩,題作「酬前駕部員外郎苗發」,實誤。 檢影宋書棚本此詩附於李端《得山中道友書寄苗錢二員外》後,題作「酬前」,下署「駕部員外郎苗發」,殆爲苗發酬答李端見寄之作而附入李端集者。 後代輾轉刻印,誤將苗發職銜與詩題相連,遂誤成端詩。 類似情況,在唐人原集中甚常見,如竇叔向詩誤歸已經繼之類,岑仲勉、李嘉言二先生已指出。 苗發與張芬詩誤歸李端,亦屬同類型錯誤。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