蹋青會散欲歸時,金車久立頻催上。 收帬整髻故遲遲,兩點深心各惆悵。
无
其他无
〔唐朝〕 韓偓
蹋青會散欲歸時,金車久立頻催上。 收帬整髻故遲遲,兩點深心各惆悵。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蒼黃緣鳥道,峰脋見樓臺。 檉桂香皆滴,煙霞濕不開。 僧高眉半白,山老石多摧。 莫問塵中事,如今正可哀。
敗軍氣,千萬似人頭。 更有(京本作「似」)偃魚零落樹,如灰(京本作「又如」)瓦礫覆城樓,其下血交流。
徘徊玄嶽巓,翻焉御飛龍。 齊騰八紘外,翺翔閶闔房。 (見同書卷一。 以上所錄《韻補》中詩,均以中華書局影宋本爲底本,校以《連筠簃叢書》本、影印文淵閣《四庫全書》本)(〖1〗《韻補》卷首書目釋《道藏》歌詩云:「當是魏晉時人所作。 其文詞非儒家所急,取其韻古也。 多陽聲,與《黃庭》同。 」今人逯欽立《先秦漢魏晉南北朝詩後記》云:「《韻補》引用的《道藏》歌詩,其中就有唐孟郊作的《列仙文·方諸青童歌》,……爲此,《韻補》所用道歌,本書一概不取。 」今按:以孟郊詩與吳棫所錄對校,二十字中有八字不同,故前仍錄出。 據逯先生所云,《韻補》諸詩雖不能斷定爲魏)(晉間人作,但爲宋以前人作,殆無疑義。 宋代道家著作中常見的「坎離交媾、嬰兒姹女、道家修養之術」〖《四庫全書總目》卷一四七《金丹詩訣》提要語〗,諸詩中皆未見,即爲一證。 今收入先宋詩。 )。
此懼惟何,懼寘于羅。 彼驕者子,讒言孔多。 我聞先師,體命委和。 公伯之愬,則如予何。 悵然山河,惟以嘯歌,其憂也哉。
年老成精不謬傳,趙州古佛嗣南泉。 枯龜喪命因圖象,良馬追風累纏牽。 勘破了老婆禪,說向人前不直錢。
識法者懼,欺敵者亡。 水中辨乳,須是鵞王。
瞎驢無足尾過頭,蹴踏乾坤勢未休。 大寂馬駒追莫及,溈山水牯豈同流。
林下感餘歡,流芳逐雨殘。 香歸蜜房盡,紅入燕泥乾。 夢短休成蝶,腸迴却掩鸞。 故應成異果,持去擲潘安。
齒髮如公自古稀,定應含笑九原歸。 春風白石巖前路,忍見楊花作雪飛。
寬袂新裁大布裘,低篷初買小漁舟。 舊交只有青山在,壯志皆因白髮休。 漫道卧羆吞貉子,安能淅米向矛頭。 山園芋栗秋方熟,一飽今知本易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