憶眠時,春夢困騰騰。 展轉不能起,玉釵垂枕稜。
无
其他无
〔唐朝〕 韓偓
憶眠時,春夢困騰騰。 展轉不能起,玉釵垂枕稜。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白馬誰家子,黃龍邊塞兒。 天山三丈雪,豈是遠行時。 春蕙忽秋草,莎雞鳴曲池。 風催寒椶響,月入霜閨悲。 憶與君別年,種桃齊蛾眉。 桃今百餘尺,花落成枯枝。 終然獨不見,流淚空自知。
十年磨鏃事鋒鋩,始逐朱旗入戰塲。 四海風雲難際會,一生肝膽易開張。 退飛鶯谷春零落,倒卓龍門路渺茫。 今日慙知也慙命,笑餘歌罷忽淒涼。
蹔得一代人,風光亦須覓。 (張錫厚以止二句屬另一首。 )金玉不成寶,{戒廾=天}身實可惜。 (「{戒廾=天}」,項楚校作「宍」,即「肉」字。 )白髮隨年生,美貌別今夕。 貧富光常空,(「光」,郭在貽校作「无」,即「無」。 )恣意多着喫。 活時恠不用,塞墓慎何益? (「慎」,戴密微校作「真」。 )(以上《燉煌掇瑣》三○引伯希和卷三四一八。 詩中別體不明之處,暫未校正(王梵志詩及此無名氏詩所錄今人校訂意見,皆錄自郭在貽《王梵志詩彙校》。 ))。
歸來朝帝□,忽□(疑爲「逢」字)鈞天響。 懸知滻水遊,絕勝汾川賞。 (見前書同卷高宗《過棲巖寺》附刻韋元晨《六絕紀文》引)(按:此詩爲「大周長安二年」作,詩題據韋文擬。 )。
面目可憎,語言無味。 放箸忘恩,停杯斷義。 參得些兒小玉禪,幾回賣弄帝王前。 圓悟室中遭毒手,爲人揮起迸心拳。
我來石渠五十六,雙鬢如蓬腰未曲。 豈爲健筆有徐庾,自數來時六十五。 誰解辛苦續子虛,長安有客四十餘。 已成老翁不肯去,青藜當戶夜讀書。 東觀丈人起遐想,無爲歲月空踟躕。 去作諸侯老賓客,可無綠水兼紅蕖。 我家東下纔百里,釣螺一曲清無滓。 草堂爲筑荔枝斜,濯錦江頭有如是。 子思子方道爲尊,南國佳人如秋雲。 不知公侯有朱箔,要問常州李著作。
紅蘤勝朱槿,越丹看更大。 臘月冒寒開,楚梅猶不奈。 曾非中土有,流落思江外。
西湖一別忽三年,白首相從豈偶然。 到得我來恰君去,政當臘後與春前。 醉餘犯雪追征帽,送了憑欄望去船。 待把衣冠掛神武,看渠勳業上凌煙。
田水高低各鬭鳴,溪流奔放更驩聲。 小兒倒撚青梅朶,獨立茅簷看客行。
不見輕裘快馬歸,遥憐暮雨濕公衣。 峴山十里城南路,燈火家家望翠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