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瘦香浓,檀深雪散。 今年恨、探梅较晚。 江楼楚馆。 云闲水远。 清昼永,凭阑翠帘低卷。 坐上客来,尊中酒满。 歌声共、水流云断。 南枝可插,便须频翦。 莫直待、西楼数声羌管。
无
其他无
〔宋朝〕 无名氏
玉瘦香浓,檀深雪散。 今年恨、探梅较晚。 江楼楚馆。 云闲水远。 清昼永,凭阑翠帘低卷。 坐上客来,尊中酒满。 歌声共、水流云断。 南枝可插,便须频翦。 莫直待、西楼数声羌管。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兩頭纖纖青玉玦,半白半黑頭上髮。 偪偪仆仆春冰裂,磊磊落落桃花結。
萬卉春風度,繁花夏景長。 館娃人盡醉,西子始新妝。
喜見幽人會,初開野客茶。 日成東井葉,露採北山芽。 文火香偏勝,寒泉味轉嘉。 投鐺湧作沫,著椀聚生花。 稍與禪經近,聊將睡網賒。 知君在天目,此意日無涯。
雙雙紫燕語呢喃,怪引春宮夢不甘。 聞道君王多惜玉,肯教自碎碧鸞簪。 (詳附按。 此二首承張靖龍同志錄示。 )(按:張靖龍同志錄孫郃四詩見示,並附按語云:「以上詩見清王魏勝《安洲語錄》卷一。 清戚學標《三台詩錄》云:『郃有《早朝詩》,冠冕矞皇,王岑遺范。 頸聯〖應爲頷聯〗云:「青瑣傳香扶日出,紫雲護闕擁山來。 」其雲日字與春早互映尤佳。 』張壽鏞《張拾遺外紀》中云:『董竹史先生慶酉輯《四明詩幹》三卷,錄拾遺詩《古意二首》,《哭玄英方干先生詩》一首,末載《三台詩錄》語。 然則拾遺詩幸存於《唐文粹》而戚氏得錄之,獨恨其少耳。 』詳見張壽鏞輯《孫拾遺文纂》一卷《補遺外紀》一卷,《四明叢書》第二集第一冊。 」)。
平生中表最情親,浮世那堪聚散頻。 謝脁却吟歸省閣,劉楨猶自卧漳濱。 舊游半似前生事,要路多逢後進人。 且喜新吟報强健,明年相望杏園春。
南朝藩閫地,八友舊招尋。 事往山光在,春晴草色深。 曲池魚自樂,叢桂鳥頻吟。 今日中興運,猶懷翰墨林。
禪禪,無黨無偏。 迷時千里隔,悟在口皮邊。
卷中圖畫袖中珍,上有三階五朶雲。 白日青天光範路,未饒蟾窟夢紛紜。
霽色舒圭景,寒醅艷玉杯。 關譏方且閉,國色已先開。 幸有佳賓客,將何助笑咍。 共言長至日,底事矮人來。
淺綠深紅出短籬,望中都是可憐枝。 要看亂颭寒塘水,更待金風滿意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