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处。 归向桃源住。 桃源有路透渔溪。 自恨仙凡从此、隔云泥。
无
其他无
〔宋朝〕 无名氏
□□□□□□□。 □□□□□。 □□□□□□□。 □□□□□□、□□□。 □□□□□□处。 归向桃源住。 桃源有路透渔溪。 自恨仙凡从此、隔云泥。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劒佩儼如林,齊傾拱北心。 渥恩頒美祿,咸濩聽和音。 一德君臣合,重瞳日月臨。 歌時兼樂聖,唯待贊泥金。
四松初移時,大抵三尺強。 別來忽三載,離立如人長。 會看根不拔,莫計枝凋傷。 幽色幸秀發,疎柯亦昂藏。 所插小藩籬,本亦有隄防。 終然掁撥損,得恡千葉黃。 敢爲故林主,黎庶猶未康。 避賊今始歸,春草滿空堂。 覽物歎衰謝,及茲慰淒涼。 清風爲我起,灑面若微霜。 足以送老姿,聊侍偃蓋張。 我生無根帶,配爾亦茫茫。 有情且賦詩,事迹可兩望。 勿矜千載後,慘澹蟠穹蒼。
削髮本求道,何方不是歸。 松風開法席,江月濯禪衣。 飛閣蟬鳴早,漫天客過稀。 戴顒常執筆,不覺此身非。
半徑尋仙蹟,危峯望帝州。 千山紅日媚,萬壑白雲浮。 坐石花容笑,穿林鳥語愁。 招呼玄鶴下,撚捋紫芝柔。 鑄鼎龍歸洞,驚旗虎負丘。 高棲謀未遂,勝景至須留。 巖谷連聲應,漳湖合派流。 飄然歌一曲,縹緲在瀛州。 (以上《康熙漳浦縣志》十八《藝文》下)。
出家比要離生緣,爭是爭名更在先。 說法謾稱獅子吼,魅人多使野狐涎(一作禪)。 行婆餉送新童子,居士抄條施利錢。 蠶食萬民何所用,轉教海內有荒田。 (〖1〗以上二首原作一首,從趙遂之說分爲二首。 )。
塵斷征車杳,雲低毳帳深。 古今那有此,天地亦何心。
周衰夷狄最跳梁,楚入春秋勢更强。 能用一言存滅國,賢哉猶有一莊王。
苦中樂,樂中苦,趙州這僧俱欠悟。 直饒頓徹根源,也是泥中洗土。
勝游謝車馬,從此始青鞵。 俗士洗褊心,達人增曠懷。
小小園亭亦自佳,晚雲過雨却成霞。 爛開梔子渾如雪,已熟來禽尚带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