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年岩桂。 恰恰中秋供我醉。 今日重阳。 百树犹无一树香。 且倾白酒。 赖有茱萸枝在手。 可是清甘。 绕遍东篱摘未堪。
无
其他无
〔宋朝〕 向子諲
年年岩桂。 恰恰中秋供我醉。 今日重阳。 百树犹无一树香。 且倾白酒。 赖有茱萸枝在手。 可是清甘。 绕遍东篱摘未堪。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秋天木葉乾,猶有白花殘。 舉世稀栽得,豪家却畫看。 片苔相應綠,諸卉獨宜寒。 幾度攜佳客,登高欲折難。
耕鑿連雲磴,蹄痕見福衡。 泣天伸養志,喘月藉留名。 紀鳯儀同美,歌麟趾歧榮。 勝遺方寸地,風動後人耕。 (以上三詩均見《江上詩鈔》卷一。 )(望按:顧季慈心求輯《江上詩鈔》卷一收魏璞詩五首,其一《奉和皮襲美悼鶴》,其二《又奉和襲美一首》。 二詩《全唐詩》收之,惟「璞」作「朴」。 小傳云:「魏朴字不琢,毘陵人。 詩二首。 」又按《全唐詩》皮日休卷有《五貺詩》幷序。 序云:「毘陵處士魏不琢,氣真而志放,居毘陵凡二紀,閉門窮學」云云。 又有《寄毘陵魏處士朴》一首,他詩詩題又有「毘陵魏不琢處士」之語。 又《全唐詩》陸龜蒙卷有《奉和襲美目前魏處士五貺詩》及《和襲美寄毘陵魏處士朴》等詩,可相參閱。 )。
雲水千僧共默耕,煩君乞食出山行。 蕨薇夜雨萌寒麓,桃李春風織錦城。 空谷一呼同響應,圓珠衆色合光明。 上方此去分香飯,爲我先須見浄名。
丈人能事見斯文,世業家風盡屬君。 自許旦評方藉藉,豈同時輩漫紛紛。 清於須水真堪挹,秀自郎峰故不群。 五馬雙旌何足道,便看平步到青雲。
左幡彤赤抗前旌,捧詔西歸覲大庭。 漢署餘香薰錦帳,唐家新政紀雲屏。 迎秋畫隼開朱旆,別夜哀烏動列星。 從此回翔宸渥厚,冠緌清曉俯階蓂。
桐帽絁裘擁半酣,肩輿咿軋轉城南。 牛過野水將新犢,女采柔桑起稚蠶。 遺老年光垂九十,故鄉春事及重三。 種花築室知難辦,借地猶能結草庵。
壯歲塵埃祿事牽,老歸重到舊林泉。 曾無勳業書青史,偶向康寧養老年。 自分杜門居陋巷,敢期序齒預公筵。 更慚形穢才凉薄,不稱圖真接鉅賢。
貪閒常怕拆人書,今日開緘病已無。 數紙雲情動金石,一篇天籟集笙竽。 心交物類相感志,願在衣冠盛事圖。 稍稍斯文振吾黨,快來青鬢躐華途。
鬰攸屬者潜煽災,蜚廉縱風相與偕。 林林生齒七萬戶,連甍接棟燒成灰。 如何老翁一區宅,間不以寸獨不㶼。 玉石俱焚勢應爾,豈有幻術能然哉。 聞之翁乃好善者,平時事佛經卷開。 有餘必以濟貧乏,不以利欲縈其懷。 倉卒遂蒙鬼神護,萬目注視咸驚猜。 厥初巨燄爇天起,左顧右盼如燔柴。 翁知無脫免,委身甘作燼與煨。 麾兒與婦令亟走,誓死不去無違乖。 全家酣寢越信宿,如聞大浪聲喧豗。 及其夢覺火亦息,依然一室當崔嵬。 微如蒲萄不熏灼,而况梁棟與桷榱。 蒼蒼表善有如此,餘自作孽何足哀。 作詩誌往勸來者,勿以斯語同優俳。
雨聲催我夢華胥,清氣於人便有餘。 惟適之安非素隠,不容何病是閒居。 茶烟未了歸真覺,香霧初橫切太虛。 却憶華山陳處士,惘然推枕聽階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