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庭院雨垂垂。 黄花秋闰迟。 已凉天气未寒时。 才褪单衣。 睡起枕痕犹在,鬓松钗压云低。 玉奁重拂淡胭脂。 情入双眉。
无
其他无
〔宋朝〕 谢懋
西风庭院雨垂垂。 黄花秋闰迟。 已凉天气未寒时。 才褪单衣。 睡起枕痕犹在,鬓松钗压云低。 玉奁重拂淡胭脂。 情入双眉。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開元太平時,萬國賀豐歲。 梨園獻舊曲,玉座流新製。 鳳管遞參差,霞衣競搖曳。 醼罷水殿空,輦餘春草細。 蓬壺事已久,仙樂功無替。 詎肯聽遺音,聖明知善繼。
朝朝車馬如蓬轉,處處江山待客歸。 若使人間少離別,楊花應合過春飛。
月冷莎庭夜已深,百蟲聲外有清音。 詩情正苦無眠處,愧爾堦前相伴吟。
時與醉林壑,因之墮農桑。 槐煙漸含夜,樓月深蒼茫。
竹影桐陰滿舊山,鳳凰多載不飛還。 登臺只有吹簫者,爭得和鳴墮世間。 (同前卷二十二。 )(按:朱存《金陵古迹詩》四卷,《崇文總目》卷五著錄,惟作者訛作李存。 《景定建康志》卷四九云:「宋〖當作「朱」〗存,字闕,金陵人也。 嘗讀吳大帝而下六朝書,具詳歷代興亡成敗之迹,南唐時作《覽古詩》二百章,章四句。 沿初洎末,爛然棋布,閱詩者嘉其用心之勤云。 」今存者僅十六首。 另《景定建康志》卷十八云「陳軒《金陵集》有李建勳、朱存《迎擔湖詩》,今未見。 」又宋張惇頤《六朝事迹編類》收楊修詩四十八首,其中《新亭》、《秦淮》、《北渠》、《天闕山》、《三斷石》五首,《輿地紀勝》卷十七皆作朱存詩,僅《新亭》文字差異較大;《直瀆》、《半陽湖》二首,《景定建康志》也作朱存詩,《景定建康志》卷四九云:「楊備字修之,……慶曆中爲尚書虞部員外郎分司南京上輕車都尉,往復道出江上,賦百篇二韻,命曰《覽古百題詩》,各注其事於題之下,與南唐朱存詩並傳於世。 」知二人詩在宋時已有傳誤。 但應以孰是,尚難決斷。 楊詩除《六朝事迹編類》所收外,《景定建康志》存六十首,去其重復,約存八十餘首。 )。
赤縣飄零未易逢,那知今夕一樽同。 好招明月共清影,託與白雲行太空。 戃恍舊遊如隔世,蹉跎壯志莫論功。 兩公秉燭還相對,情話從渠半醉中。
篔簹有利材,要自爲本觀。 綠虬挾春怒,穴土氣已完。 達士審所施,窮士審所安。 癯劉燭人鏡,僞態了莫干。 常吹噓二余,傳以摩雲翰。 大余携書來,一見意已殫。 似爲殊勝摇,胸中衮濤瀾。 皴膚褫厚襲,枵腹拾衆殘。 那知藝圃遊,宇宙自爾寬。 黄間跳鏃易,省括眼要端。 幸公調護之,無使困所難。 鵝峰橫几上,晚翠深作寒。 徜徉有真樂,未應悔儒冠。
學得酴醾白,更能相繼芳。 金仙粲然笑,鼻觀不多香。
風雨聲豪入夢中,不知身世寄孤蓬。 狐裘氊帽如龍馬,天漢西南小益東。
四海望霖雨,一人須股肱。 我本田家子,蹉跎將暮齡。 相逢豈在早,一見蓋已傾。 謂我雖禿犀,敝帚亦足稱。 持獻先簵箘,長篇有明徵。 公乎儻踐言,庶爲老親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