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唐宋诗

梅雨

〔唐朝〕 吳融

渾開又密望中迷,乳燕歸遲粉竹低。 撲地暗來飛野馬,舞風斜去散醯雞。 初從滴瀝妨琴榭,漸到潺湲繞藥畦。 少傍海邊飄泊處,中庭自有兩犁泥。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從軍後寄山中友人

    愛仙無藥住溪貧,脫却山衣事漢臣。 夜半聽雞梳白髮,天明走馬入紅塵。 村童近去嫌腥食,野鶴高飛避俗人。 勞動先生遠相示,別來弓箭不離身。

    王建 唐宋诗
  • 續古二十九首 十四

    隋煬棄中國,龍舟巡海涯。 春風廣陵苑,不見秦宮花。

    陳陶 唐宋诗
  • 青海望敦煌之作

    西北指流沙,東南路轉遐。 獨晴留海畔,歸望阻天涯。 九夏呈芳草,三時有雪花。 未能刷(原作「{帀刂}」)羽去,空此羨城鵶。

    佚名 唐宋诗
  • 六合懷古詩 偃松(《光緒志》作「偃蓋松」)

    千年松樹枝芳偃,屈曲如人掉臂形。 見說瓦棺藏檜下,杜生題後定時名。 (以上二十首均錄自上海圖書館據天一閣藏本所攝膠卷明嘉靖刻本嘉三十二年黃紹文纂《六合縣志》〖簡稱《嘉靖志》〗卷八《藝文志·詩類》。 校以光緒癸未年刊賀廷壽纂《六合縣志》〖簡稱《光緒志》〗卷七所錄詩及光緒刊朱緒曾輯《金陵詩徵》卷三五所收詩。 《光緒志》錄十六首,缺《治浦橋》、《滁河》、《儒學舊基》、《城隍廟》四首。 《金陵詩徵》僅收《龍池》之一、《廢如歸館》二首。 )(〖1〗《嘉靖志》題注:「《嘉定志》:偃松在牛市街,文宣王廟前,偃蹇若蓋,清陰數畝。 傳云杜荀鶴所植。 又云松下有瓦棺。 」〖2〗《光緒志》詩末注:「古志云,松下有瓦棺。 」〖3〗《嘉靖志》詩末注:「按以上二十首,皆郟滂詩。 五十首,今《成化志》所載僅數首耳,餘皆《嘉定志》得之,然尚未及其半云。 」〖4〗《嘉靖志》卷首凡例云:「宋嘉定間縣令劉昌詩所修志,板已劘滅,其本無傳。 近於藏書家覓得寫本,據其所載,有可採者增入。 」〖5〗《嘉靖志》卷四《秩官志》云:「郟滂,光化中爲六合宰,嘗作《懷古詩》五十首,敍靈巖則曰:『巖峻嘗有靈瑞。 』敍龍津則曰:『士馬更戍往來。 』若儒學、士林館、龍池、昌市樓等處,皆有題詠。 意滂必文彩風流之士,當時之民被和平之化矣。 惜其政事無傳,詩之存者載《詩紀》。 」末注:「《嘉定》、《成化志》。 」〖6〗《光緒志》卷四《官師志》云:「郟滂,光化中爲六合令。 懼文獻無徵,作《懷古詩》五十首,各繫以小敍,今其詩存者三十二首,惜政蹟不傳。 」〖7〗《金陵詩徵》卷三五錄滂詩二首,小傳云:「滂,光化中六合令,因家焉。 」注云:「宋《嘉定六合縣志》云:郟令懼棠邑文獻無徵,作《懷古詩》五十首,各係以小敍,其叙靈巖曰:『巖峻嘗有靈瑞。 』敍龍津曰:『士馬更戍往來。 』士林曰:『其地業儒多宦。 』敍寺則始於解脫,敍混成觀則起於宋元。 《嘉靖儀真志》存三十二首,至雍正乙卯六合令蘇作睿《志》尚存十六首,乾隆癸卯廖掄升《志》,乃悉削去。 唐人著作,徵文考獻,何可棄也。 」今按:嘉定、成化修《六合縣志》,今均無傳。 傳世者以《嘉靖志》爲最早,所錄二十首。 據修志者所云,則《嘉定志》所收亦不過此數。 《光緒志》當係自雍正《六合縣志》轉錄,文字歧異較多,疑非源出於嘉靖《六合縣志》,而係自嘉靖《儀真縣志》錄出。 唐六合縣轄境,明代部分歸儀真縣,故其詩得兼收之。 今傳《儀真縣志》,似以《隆慶志》爲最早,已有影印天一閣本行世,經檢幷無滂詩。 朱緒曾、賀廷壽皆清季人,皆云所存有三十二首之數,疑曾獲見嘉靖《儀真縣志》,俟續訪之。 滂詩除已錄出之二十一首外,僅知詩題者尚有《靈巖》、《龍津》、《昌市樓》、《混城觀》等,已見前錄。 )。

    郟滂 唐宋诗
  • 吳清妻受仙詩(其二)

    心清境靜聞妙香,憶昔期君隱處當。 一星蓮花山頭飯,黃精仙人掌上經。 (見中華書局排印汪紹楹校本《太平廣記》卷六七引盧肇《逸史》)(按:吳清妻受仙詩共四首,《全唐詩》卷八六三皆收入,但第二首缺首十字。 談刻本《太平廣記》所缺同。 汪紹楹先生據清黃晟刻本爲補足之,今據以重錄。 )。

    不詳 唐宋诗
  • 偈頌七十八首 其一五

    青山白雲父,白雲青山兒。 白雲終日倚,青山總不知。

    釋正覺 唐宋诗
  • 挽張直講

    早歲英聲已絕塵,暮年高節更殊倫。 絳帷久擅詩書樂,朱邸頻釃酒醴醇。 不許功名書竹帛,祇將文行照簪紳。 鄉鄰若欲存遺範,祭社端宜配古今。

    王之望 唐宋诗
  • 大年和詩再用韻

    年少如君種種堪,文場世事兩俱諳。 何憂晁錯不高第,未怕杜陵無好男。 况有田園足耕養,好窮水陸奉肥甘。 更須猛割閨房愛,來與荀卿共賦蠶。

    王十朋 唐宋诗
  • 許希

    京城名利塗,車馬相奔馳。 其間取富貴,往往輸巫醫。 前後十數輩,身沒名已隳。 獨有許希者,藴蓄何瑰奇。 始自下蔡來,所處尤喧卑。 西市三十年,汩汩無人知。 一朝仗至藝,驟登文石墀。 三鍼愈上疾,神速不移時。 酬以六尚官,著籍通端闈。 旌以三品服,佩紫垂金龜。 于時稱謝畢,西向復陳儀。 當宁驚且問,歷歷宣其辭。 臣傳扁鵲術,遇主今得施。 特此一展謝,臣心不自私。 主上惜其意,擊賞爲噓唏。 仍給水衡錢,國西命立祠。 復加靈應號,金額照華榱。 自此輦轂下,求禱何祁祁。 我過慶成坊,見之心且悲。 秦醫術雖妙,五腑及四肢。 所習得其人,千齡祀不虧。 魯聖術至大,帝道與民彝。 所習非其人,一朝反相持。 小吏師荀況,竊爲辨說資。 作相勸焚書,詐云愚蚩蚩。 後之爲儒者,其心皆李斯。 昔在布衣日,動守先王規。 朝談十二經,夕誦三百詩。 依憑稽古力,榮進無他歧。 及居廟堂上,長劍冠峨巍。 自謂天所賦,焉知有宣尼。 宣尼斷襲封,十經寒暑移。 他姓爲邑官,鄉老皆驚疑。 上章寢不報,九重遭面欺。 諫官不舉失,御史不言非。 盡爲許希笑,得路忘先師。

    顔太初 唐宋诗
  • 閒詠

    坐叨厚廩飲醇醪,不挾文書不坐曹。 檢校園花爲日課,裒尋詩草計年勞。 仍將書冊供慵卧,時喚杯盤佐老饕。 感激大恩何以報,唯祈聖壽等天高。

    姜特立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