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宫秋晚馀芳尽,轻阴闲淡池阁。 凤泥银暗玳纹花,卷断肠帘幕。 渐砌菊、遗金谢却,芙蓉才共清霜约。 半弄蕊、冰绡波浅,拂胭脂、翠琼连并雕萼。 应是曾倚东君,纵艳姿轻盈,映损丹杏红药。 旋成深妒,判与西风,任从开落。 况衰晚、渊明意薄。 重阳羞对吟酌。 待说与江梅,早傅粉匀香,慰伊萧索。
无
其他无
〔宋朝〕 无名氏
故宫秋晚馀芳尽,轻阴闲淡池阁。 凤泥银暗玳纹花,卷断肠帘幕。 渐砌菊、遗金谢却,芙蓉才共清霜约。 半弄蕊、冰绡波浅,拂胭脂、翠琼连并雕萼。 应是曾倚东君,纵艳姿轻盈,映损丹杏红药。 旋成深妒,判与西风,任从开落。 况衰晚、渊明意薄。 重阳羞对吟酌。 待说与江梅,早傅粉匀香,慰伊萧索。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共結尋真會,還當退食初。 爐煙雲氣合,林葉雨聲餘。 溽暑銷珍簟,浮涼入綺疏。 歸心從念遠,懷此復何如。
山前山後是青草,盡日出門還掩門。 每思骨肉在天畔,來看野翁憐子孫。
朝宗漢水接陽臺,唅呀填坑吼作雷。 莫見九江平穩去,還從三峽嶮巇來。 南經夢澤寬浮日,西出岷山劣泛杯。 直至滄溟涵貯盡,沈深不動浸昭回。
稻熟瓜纍歲有仁,烹鷄割豕祀田神。 分腥不覺歸來晚,一幅雲煙擁醉人。 (〖1〗《四庫全書總目提要》謂:「其集歷代史志書目皆不著錄。 此本爲乾隆庚申其裔孫積祚所刊,稱其從叔高祖元進所手錄,黃之雋、邵泰、儲大文皆爲之序,稱其湮沒八百年而始顯。 然其書晚出,授受源流渺不可考,越宋、元、明至今,忽傳於世,論者頗以爲疑。 」並舉用詞數條,以爲不似晚唐五代人語。 且謂《春雪往柵山》一詩,題中有「敲詩驢子背上」語。 實賈島咏推敲二字不定,見《唐摭言》,鄭綮言『詩思在灞橋風雪中驢子背上』,見《唐詩紀事》,在今日則爲故典,在唐末猶爲近事,不應從慶用之。 且稱吟詩爲推敲,已屬割裂,至改爲敲詩,明以前人實無此語。 按南高圖書館藏同治重鐫本此詩題作《春日往柵山吟詩於驢子背上未即就誤入側徑爲叢莽所縛卒成之》。 無敲詩之語,是傳本有不同也。 其餘用詞可疑者,又安知非輾轉抄刻中所致耶? 至古籍之不顯于當世而復見於後代者,其例實繁,故仍錄存之,以俟海內方家之論定焉。 )。
飄零吾老矣,詩酒得斯人。 邂逅干戈際,慇懃骨肉親。 錦囊元絕俗,瓊樹舊無塵。 歸棹荷花裏,従誰問玉津。
未明定觀三千界,且看江西十八灘。 照出芙蓉城下月,金波影裏麥秋寒。
已醉猩猩猶愛屐,入秋燕燕尚爭巢。 老夫看盡人間事,欲向山僧學打包。
歐桂望螺川,遺風女亦賢。 勉夫于兩造,教子以三遷。 彤管言無間,金籯業有傳。 好營高燥地,置此萬家阡。
意了無東閣興,句不到西湖梅。 非公安得聞此,欲往何其快哉。
有性非便鬨,無謀可取閑。 顛毛新雪旺,臉暈舊朱慳。 槽食馬懷土,棧居羊樂山。 若爲陶靖節,未賦鳥知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