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来眼去,未肯分明道。 有意于人甚不早。 谩教我、心下终日悬悬,星□事,知他何时是了。 几回猜伊意,也是难为,拟待偷怜又胆小。 奈何我已狂迷,怎肯乾休,情深后、不免求告。 但只教、时时得些儿,便拼了一生,为伊烦恼。
无
其他无
〔宋朝〕 晁端礼
眼来眼去,未肯分明道。 有意于人甚不早。 谩教我、心下终日悬悬,星□事,知他何时是了。 几回猜伊意,也是难为,拟待偷怜又胆小。 奈何我已狂迷,怎肯乾休,情深后、不免求告。 但只教、时时得些儿,便拼了一生,为伊烦恼。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女嬋童子黃短短,耳中聞人惜春晚。 逃蜂匿蝶踏地來,拋却齋糜一瓷椀。
臘月草根甜,天街雪似鹽。 未知口硬軟,先擬蒺藜銜。
我年五十七,榮名得非少。 報國竟何如,謀身猶未了。 昔嘗速官謗,恩大而懲小。 一黜鶴辭軒,七年魚在沼。 將枯鱗再躍,經鎩翮重矯。 白日上昭昭,青雲高渺渺。 平生頗同病,老大宜相曉。 紫綬足可榮,白頭不爲夭。 夙懷慕箕潁,晚節期松篠。 何當闕下來,同拜陳情表。
湘浦梅花兩度開,直應天意別栽培。 玉爲通體依稀見,香號返魂容易迴。 寒氣與君霜裏退,陽和爲爾臘前來。 夭桃莫倚東風勢,調鼎何曾用不材。
廉州顏有道,性行同莊老。 愛民如赤子,不殺非時草。
薄薄落落霧(別本作「路」)不分,夢中喚作梨花雲。 瑤池水光蓬萊雪,青葉白花相次發。 不從地上生枝柯,合在天頭遶宮闕。 天風微微吹不破,白艷却愁香涴露。 玉房綵女齊看來,錯認仙山鶴飛過。 落花散粉飄滿空,梨花顏色同不同。 眼穿臂短取不得,取得亦如從夢中。 無人爲我解此夢,梨花一曲心珍重。 (見宋張邦基《墨莊漫錄》卷六)(按:《墨莊漫錄》:「東坡作梅花詞云:『高情已逐曉雲空,不與梨花同夢。 』注云:『唐王建有《夢看梨花雲詩》。 』予求王建詩,行世甚少,唯印行本一卷,乃無此篇。 後得之於晏元獻《類要》中。 後又得建全集七卷,乃得全篇,題云《夢好梨花歌》。 〖詩略〗或誤傳爲王昌齡,非也。 」另參本書卷九王昌齡詩附按。 )。
寄公席[帽](脫)(從《天聖廣燈錄》改)權時脫,蚊子之蟲慚小(《天聖廣燈錄》作「足去」)形。 東海象歸披右服(《天聖廣燈錄》作「石脹」),二處蒙恩總不輕。
南朝名士富仙才,追步東鄉遂不迴。 丹井自深桐暗老,祠宮長在鶴頻來。 巖邊桂樹攀仍倚,洞口桃花落復開。 惆悵霓裳太平事,一函真跡鎖昭臺。
顛毛衰薄,春山雪作。 胸襟疏豁,海門潮落。 眉稜高而眼深,鼻筒直而口闊。 幽靈絕待兮曾傳祖禰之芳,谷神不死兮似得仙家之藥。 相逢別峯,彈指開閣。 憨皮袋截巷攔街,臭骨頭填溝塞壑。
海色琉璃照我肝,何疑飛電掣晴巖。 山留畫鷁風從怒,珠炯翔龍夜亦銜。 蓮社經徒能摘句,玉川茶興自開緘。 從來筏喻今饒益,杯渡須知鄙鐵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