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海欲行遍,不知終遇誰。 用心常合道,出語或傷時。 擬作閑人老,慙無識者嗤。 如今已無計,祗得苦于詩。
无
其他无
〔唐朝〕 杜荀鶴
四海欲行遍,不知終遇誰。 用心常合道,出語或傷時。 擬作閑人老,慙無識者嗤。 如今已無計,祗得苦于詩。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閣下從容舊客卿,寄來駿馬賞高情。 任追煙景騎仍醉,知有文章倚便成。 步步自憐春日影,蕭蕭猶起朔風聲。 須知上宰吹噓意,送入天門上路行。
碧澗泉水清,寒山月華白。 默知神自明,觀空境逾寂。
木落樹蕭槮,水清流㵳寂。 屬此悲哉氣,復茲羈旅慼。 奚用寫煩憂,山泉恣遊歷。 萬丈窺深澗,千尋仰絕壁。 傍嶺竹參差,緣崖藤冪{罓/歷}。 行行極幽邃,去去逾空寂。 果值息心侶,喬枝方挂錫。 圍遶悉栴檀,純良豈沙礫。 妙法誠無比,深經解怨敵。 心歡即頂禮,道存仍目擊。 慧刀幸已逢,疑網於焉析。 豈直却煩惱,方期拯沈溺。
姚家新壻是房郎,未解芳顏意欲狂。 見說正調穿羽箭,莫教射破寺家牆。
長歌遊寶地,徙倚對珠林。 雁塔風霜古,龍池歲月深。 紺園澄夕霽,碧殿下秋陰。 歸路煙霞晚,山蟬處處吟。
繁霜曉幕鳴柏烏,待子獸炭然金爐。 重門啟鎖紫髯胡,新披驄馬隴西駒。 頭戴獬豸急晨趨,明光殿前見天子,今日應彈佞倖夫。
昨夜龍雲(一作「樓」)上,今朝鶴雪新。 祇(一作「怪」)看花發樹,不聽鳥驚春。 迴影疑神女,高歌似郢人。 幽蘭難可繼,更欲效而嚬。 (同前引《經國集》十三。 )(按《續日本紀》云:「寶字三年正月,大保藤原惠美朝臣押勝安蕃客於田村第,當代文士賦詩送別,副使揚泰師作詩和之。 」寶字,系日本淳仁天皇年號,即天平寶字。 天平寶字三年,當唐肅宗乾元二年,渤海文王大興二十二年。 )。
雲門顧鑒笑嘻嘻,擬議遭渠顧鑑咦。 任是張良多智巧,到頭於是也難施。 (《禪林僧寶傳》卷二)。
綠衣濯濯紅粧靚,春半園林露未晞。 正似佳人與才子,倚窗深處淡相宜。
高臥空堂風雨来,更闌頻看燭花摧。 新涼蕭爽秋期近,多病侵尋老境催。 萬事極知終變滅,一官那得久低回。 床頭幸有楞伽在,更炷爐香手自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