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宋词

〔宋朝〕 王安中

慵整金钗缩指尖。 晓霙犹自入疏帘。 绿窗清冷脸红添。 妒粉尽饶花六六,回风从斗玉纤纤。 不成香暖也相兼。

译文

其他

猜你喜欢

  • 訪曲江胡處士

    何況歸山後,而今已似仙。 卜居天苑畔,閑步禁樓前。 落日明沙岸,微風上紙鳶。 靜還林石下,坐讀養生篇。

    劉得仁 唐宋诗
  • 贈紹明上人

    未住青雲室,中秋獨往年。 上方嵩若寺,下視雨和烟。 祖豈無言去,心因斷臂傳。 不知能已後,更有幾燈然。

    賈島 唐宋诗
  • 東陽夜怪詩 五

    日晚長川不計程,離羣獨步不能鳴。 賴有青青河畔草,春來猶得慰羈情。

    不詳 唐宋诗
  • 生死歌訣 三

    浮弦多是風頭痛,積聚體疼胸膈噎。 緊實號爲寒熱證,澁瀉煩燥小便澁。 芤脈蓋因陽耗散,鼻衂無時精炁竭。 脈沉兼优是重陰,氣刺胸膨癥塊結。 風寒相傳脈浮遲,外受寒邪內風熱。 肺受風寒痰欬嗽,左手見之心戰佚。 弱而兼濡是陽虛,汗出憎寒炁羸劣。 風濕風溫及濕溫,脈候交差要分別。 汗無重汗耳無知,妄語無瘖各部委是暍。 洪數脈來陽氣盛,目赤舌乾唇破裂。 浮而兼緊腎之虛,溫助寒邪益精血。 陽絕尺中脈細微,針灸勿令精炁絕。 促結代脈是脾虛,若見之時難救得,女人尺中須要盛,浮細沉遲是虛證。 忽然胗得寸中盈,六部無邪身有孕。 童女童男何以別?須看天真無損缺。 大凡童子脈來沉,童女尺中洪拍拍。 男子婦人精血衰,假饒覆溢脈無回。 一呼四至爲平脈,一呼一至死相催。 傷寒舌黑洗不紅,藥洗分明定吉凶。 汗若脈和無惡候,脈如躁疾命將殂。 中風目閉口開者,喉中拽鋸炁不敷。 脈若洪弦由可救,浮大多應命不甦。 男女五勞洪數脈,定知不久炁長吁。 大抵七表八裏脈,相連九道作程途。 表裏脈分輕重病,九怪傳來病不舒。 胗脈要分輕與少,始知生死可枝梧。 浮洪短促爲陽弱,沉細兼長陰有餘。 如此分張輕重斷,豈同俗眼一凡夫。 六部鬼賊是如何,造化陰陽事更多。 心火怕逢沉滑脈,肺金猶怕浮洪克。 唯有脾元惡木侵,四時寄旺本無形。 甲乙最嫌金炁重,腎中脈緩水無盈。 一位克重當須斷,二位克重却分輕。 三位克時難救療,縱然暫醒必歸冥。 水火相臨分上下,金木相侵事必凌。 水土二宮俱要靜,一宮有克少安寧。 高士要知刑克賊,孰能考究記心經。 春怕庚辛秋惡候,夏嫌水氣火相刑。 刑剋只分輕與重,自然切脈甚精明。 左手胗得重病脈,右手脈候却調勻。 只斷脈中須應病,故知命脈得和平。 假此一例餘倣此,醫門學者要勞心。 (以上三首均見《宛委別藏》影寫本杜光庭《廣成先生玉函經》。 )。

    杜光庭 唐宋诗
  • 龍門八詠 渡水

    日暮下山來,千山暮鐘發。 不知波上棹,還弄山中月。 伊水連白雲,東南遠明滅。

    劉長卿 唐宋诗
  • 荅王十二寒夜獨酌有懷

    昨夜吳中雪,子猷佳興發。 萬里浮雲卷碧山,青天中道流孤月。 孤月滄浪河漢清,北斗錯落長庚明。 懷余對酒夜霜白,玉牀金井水崢嶸。 人生飄忽百年內,且須酣暢萬古情。 君不能狸膏金距學鬬雞,坐令鼻息吹虹霓。 君不能學哥舒橫行青海夜帶刀,西屠石堡取紫袍。 吟詩作賦北牕裏,萬言不直一杯水。 世人聞此皆掉頭,有如東風射馬耳。 魚目亦笑我,請與明月同。 驊騮拳跼不能食,蹇驢得志鳴春風。 折楊皇華合流俗,晉君聽琴枉清角。 巴人誰肯和陽春,楚地由來賤奇璞。 黃金散盡交不成,白首爲儒身被輕。 一談一笑失顏色,蒼蠅貝錦喧謗聲。 曾參豈是殺人者,讒言三及慈母驚。 與君論心握君手,榮辱於余亦何有。 孔聖猶聞傷鳳麟,董龍更是何雞狗。 一生傲岸苦不諧,恩疎媒勞志多乖。 嚴陵高揖漢天子,何必長劍拄頤事玉階。 達亦不足貴,窮亦不足悲。 韓信羞將絳灌比,禰衡恥逐屠沽兒。 君不見李北海,英風豪氣今何在? 君不見裴尚書,土墳三尺蒿棘居。 少年早欲五湖去,見此彌將鐘鼎疎。

    李白 唐宋诗
  • 咏慈溪普濟寺古松

    三國名臣宅,千楹釋子宮。 但求除橘籍,不見老松公。 懷抱凌雲上,規模偃蓋同。 須防雷雨際,恐復化爲龍。

    朱翌 唐宋诗
  • 久雨三首 其三

    一旬連夜雨,人物困泥中。 竹樹侵書暗,橫流趁路通。 竈烟薪更濕,簷溜耳難聰。 潤逼衣襟重,何時日照東。

    曹勛 唐宋诗
  • 頌古三十一首 其九

    一刀兩段絕譊訛,天下禪和不奈何。 頭戴草鞋重漏泄,知恩者少負恩多。

    釋安永 唐宋诗
  • 秋晚三首 其二

    辭祿始知貧有味,杜門不覺老相催。 寒鴉已占雁前到,黄菊猶須霜後開。 團扇塵埃高挂壁,短檠書史亂成堆。 羸軀自笑癡頑甚,撐拄新寒又一回。

    陸游 唐宋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