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邊烽燧幾時休,江上行人雪滿頭。 誰信亂離花不見,只應惆悵水東流。 陶潛政事千杯酒,張翰生涯一葉舟。 若有片颿歸去好,可堪重倚仲宣樓。
无
其他无
〔唐朝〕 韋莊
江邊烽燧幾時休,江上行人雪滿頭。 誰信亂離花不見,只應惆悵水東流。 陶潛政事千杯酒,張翰生涯一葉舟。 若有片颿歸去好,可堪重倚仲宣樓。
无
其他无
猜你喜欢
僧房逢着欵冬花,出寺行吟日已斜。 十二街中春雪遍,馬蹄今去入誰家。
博望沈埋不復旋,黃河依舊水茫然。 沿流欲共牛郎語,只得靈槎送上天。
煙鴻上漢聲聲遠,逸驥尋雲步步高。 應笑內兄年六十,郡城閑坐養霜毛。 (見《樊川文集·外集》)(按:此詩自宋時起,即收杜牧名下。 胡震亨《唐音戊籤》一〖《統籤》卷五六二〗云:「按牧之卒年五十,此云六十,或非牧詩也。 」其說是。 岑仲勉先生《唐人行第錄》引後二句詩後云:「如謂內兄指被送者而言,則牧既爲杜十三,其內兄〖即妻兄〗斷不能爲杜十三。 如曰詩題『杜十三』錯誤,亦有疑問,因牧卒時年僅五十一,若牧尚未還京,行年更不及五十,詩苟牧自作,斷不至如此荒唐。 故對此詩之較合理解釋,當是送者乃牧內兄之爲郡守者,後人不求甚解,將此詩混入《樊川集》內也。 」今按:《樊川文集》卷四有《寄內兄和州崔員外十二韻》,知作者即此人。 《全唐詩》卷五二四誤收杜牧名下,今爲移正。 又,杜牧《自撰墓志銘》稱妻裴氏,未言另有崔氏妻。 《樊川文集》卷九有其妻兄裴希顏墓志,希顏仕履未至州牧,姑存疑。 )。
虚室既生白,空谷亦傳聲。 山翁抱高標,借爲虚谷名。 中有如带水,流出心源清。 我欲從之遊,臨風濯塵纓。
身爲多才誤,朝無一日安。 寧爲獨醒鬼,不作附炎官。 夢斷吳江冷,魂歸蜀道難。 郡齋揮老淚,重取近書看。
無相光中罕遇人,恐參未徹滯疑情。 橫推直截何干礙,碾出靈明耀日新。
墨入紅絲點漆濃,閑將倦筆寫秋容。 雨聲已斷時聞滴,雲氣將歸別起峰。 斜日半穿臨水竹,好風遥送隔城鐘。 遠遊更動輕舟興,太息何人解見從。
六藝江河萬古流,吾徒鉆仰死方休。 沛然要似禹行水,卓爾孰如丁解牛。 老憊簡編猶自力,夜凉膏火漸當謀。 大門舊業微如線,賴有吾兒共此憂。
新亭危冠別峯西,萬壑千巖勢總低。 要使登臨高著眼,梧桐應有鳳凰棲。
累年分領西臺憲,留滯周南人共歎。 蚤傳文價出坤維,爲有仙才生閬苑。 桂籍登科既已失,蘭筋飛步終難絆。 兩持漕節賦均平,歷守藩符政寬簡。 聖皇繼統始謀廟,哲輔官材專進善。 巍巍雲闕此歸覲,禁嚴侍從須邦彥。 離襟欲判重徘徊,林下相從池上杯。 別後思君何處望,肩輿頻上紫金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