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首页> 五代 南唐

浪淘沙·往事只堪哀

〔唐朝〕 李煜

往事只堪哀,对景难排。 秋风庭院藓侵阶。 一任珠帘闲不卷,终日谁来? 金剑已沉埋,壮气蒿莱。 晚凉天净月华开。 想得玉楼瑶殿影,空照秦淮。

译文

藓侵阶--苔藓上阶,表明很少有人来。 一任--任凭。吴本、吕本、侯本《南唐二主词》、《花草粹编》作“一行”。《续选草堂诗余》、《古今词统》作“一片”。粟本《二主词》、《历代诗余》、《全唐诗》作“桁(héng)”。一桁:一列,一挂。如杜牧《十九兄郡楼有宴病不赴》:“燕子嗔重一桁帘。” 终日谁来--整天没有人来。 金锁--即铁锁,用三国时吴国用铁锁封江对抗晋军事。或以为“金锁”即“金琐”,指南唐旧日宫殿。也有人把“金锁”解为金线串制的铠甲,代表南唐对宋兵的抵抗。众说皆可通。锁:萧本、晨本《二主词》作“琐”。侯本《南唐二主词》、《花草粹编》、《词综》、《历代诗余》、《全唐诗》作“金剑”。《续选草堂诗余》、《古今词统》作“金敛”。《古今词统》并注:“敛,一作剑。”按:作敛不可解,盖承“金剑”而误。 已--《草堂诗余续集》、《古今词统》作“玉”。《古今词统》并注:“玉,一作已。 蒿莱--蒿莱,借指野草、杂草,这里用作动词,意为淹没野草之中,以此象征消沉,衰落。 净--吴讷《百家词》旧抄本、吕本、侯本、萧本《南唐二主词》、《花草粹编》、《词综》、《续集》、《词综》、《全唐诗》俱作“静”。 秦淮--即秦淮河。是长江下游流经今南京市区的一条支流。据说是秦始皇为疏通淮水而开凿的,故名秦淮。秦淮一直是南京的胜地,南唐时期两岸有舞馆歌楼,河中有画舫游船。

其他

猜你喜欢

  • 暮春沐髮晦日書懷寄韋功曹渢李錄事從訓王少府純

    朝沐敞南闈,盤跚待日晞。 持梳髮更落,覽鏡意多違。 吾友見嘗少,春風去不歸。 登高取一醉,猶可及芳菲。

    戴叔倫 唐宋诗
  • 原上新居十三首 八

    移家近住邨,貧苦自安存。 細問梨果植,遠求花藥根。 倩人開廢井,趂犢入新園。 長愛當山立,黃昏不閉門。

    王建 唐宋诗
  • 巫山曲

    巴江上峽重復重,陽臺碧峭十二峰。 荆王獵時逢暮雨,夜臥高丘夢神女。 輕紅流煙濕豔姿,行雲飛去明星稀。 目極魂斷望不見,猿啼三聲淚滴衣。

    孟郊 唐宋诗
  • 送金少卿副使歸新羅

    雲島茫茫天畔微,向東萬里一帆飛。 久爲侍子承恩重,今佐使臣銜命歸。 通海便應將國信,到家猶自著朝衣。 從前此去人無數,光彩如君定是稀。

    張籍 唐宋诗
  • 杭州觀潮

    樓有章亭號,濤來自古今。 勢連蒼海闊,色比白雲深。 怒雪驅寒氣,狂雷散大音。 浪高風更起,波急石難沈。 鳥懼多遙過,龍驚不敢吟。 坳如開玉穴,危似走瓊岑。 但褫千人魄,那知伍相心。 岸摧連古道,洲漲碚叢林。 跳沫山皆濕,當江日半陰。 天然與禹鑿,此理遣誰尋。

    姚合 唐宋诗
  • 和杜使君九華樓見寄

    孤城高柳曉鳴鴉,風簾半鉤清露華。 九峰聚翠宿危檻,一夜孤光懸冷沙。 出岸遠暉帆欲落,入谿寒影鴈差斜。 杜陵歸去春應早,莫厭青山謝朓家。

    張祜 唐宋诗
  • 遠水

    渺渺浸天色,一邊生晚光。 闊浮萍思遠,寒入鴈愁長。 北極連平地,東流即故鄉。 扁舟來宿處,髣髴似瀟湘。

    項斯 唐宋诗
  • 新秋雜題六首 吟

    憶山搖膝石上晚,懷古掉頭溪畔涼。 有時得句一聲發,驚起鷺鶿和夕陽。

    陸龜蒙 唐宋诗
  • 雷塘

    九重城闕悲涼盡,一聚園林怨恨長。 花憶所爲猶自笑,草知無道更應荒。 詩名占得風流在,酒興催教運祚亡。 若問皇天惆悵事,只應斜日照雷塘。

    徐振 唐宋诗
  • 發錦沙村

    北上途未半,南行歲已闌。 孤舟下建德,江水入新安。 海近山常雨,谿深地早寒。 行行泊不可,須及子陵灘。

    崔顥 唐宋诗